返回

第七十三章:暂住皇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十三章:暂住皇宫 (第2/3页)

洲三匝。

    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食宿,得所适情。

    之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正在御花园郁闷赏花的闾左昭仪,听到万寿宫传出琴声,狠狠的搓着锦帕,咬牙低声道:

    “一个诡计多端兼会撒娇讨喜,一个如今倒也会弹琴讨老祖宗欢喜了?!”

    她还以为弹琴的是冯左昭仪呢。

    拓跋焘于御书房听到顾倾城的琴音,又放下手头折子,踱步出御花园,陶醉于顾倾城的琴韵。

    “此乃《平沙落雁》,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平沙,云程万里,天际飞鸣。

    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拓跋焘悠然神往:

    “没想到顾家丫头的琴艺造诣,比起冯左昭仪,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陛下,没想到顾倾城一个乡下丫头,跟冯左昭仪学习琴曲,倒是还算聪明。”宗爱察言观色道。

    看皇帝一脸的陶醉,他话锋一转,又道:

    “只可惜她终究,是南安王殿下的娃娃亲,陛下不见也罢。”

    他是故意在陛下面前提醒顾倾城是南安王的娃娃亲,免得陛下宠爱顾倾城,让那臭丫头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她责打了他的徒弟,他还没好好惩治她呢。

    “顾倾城?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真是好名字。

    她的琴韵如此高超,不知她的人,长得如何?”拓跋焘的声音显得有些苍凉悠长。

    拓跋焘看着远空的彩霞,回想着那个让他念念不忘的身影,可是那佳人的音容笑貌,他再也看不见了。

    他的心里不由得怅然若失。

    “奴才这就亲自去瞧瞧?”宗爱嘻嘻笑道。

    “算了,你刚才不是说了吗,那是南安王的娃娃亲。”拓跋焘缓缓摇头道,“长得好坏,那是余儿的事,朕就不过问了。”

    “诺。”宗爱嘴角微翘。

    顾倾城和冯左昭仪离开万寿宫,回到西殿,经过一番比较,还是决定用钱氏灯笼坊的孔明灯。

    决定后便吩咐宫人,翌日去定货,一个月内交货。

    距离老祖宗寿诞虽然还有足够的日子,但是事事得提前做好了,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寿诞的一切事宜,都在密锣紧鼓中。

    晚膳的时候,御书房遵照老祖宗懿旨,送来了各种珍馐美味。

    冯左昭仪担心顾倾城遇刺受惊,也特地让御膳房炖了安神定惊的补汤。

    “倾城,姑姑去请教了御医,这猪心汤加上药材,能安神定惊,你那日遇刺,肯定是吓坏了,赶紧喝些汤,定定惊。”冯左昭仪将一盅炖汤送到顾倾城面前。

    顾倾城心里万般感激,浅笑道:

    “人参、石莲肉、莲须、麦冬、远志、甘草加上猪心,确实安神定惊。但是倾城看,这汤,应该给姑姑补补。”

    顾倾城把汤让冯左昭仪喝。

    “……这是为何?”冯左昭仪看着面前的汤。

    “真正受了惊吓的是姑姑,姑姑为倾城担惊受怕了。其实姑姑,我一点都不害怕。”顾倾城浅笑道,安慰姑姑。

    “你不害怕?一个女孩子,遇到那么多杀手来杀自己,怎能不害怕。”冯左昭仪摇头怜惜道。

    “那,咱们就一起喝。”顾倾城仔细的将汤舀乐瑶半进姑姑的碗里。

    她们喝了汤,吃着御膳房精心制作的美味佳肴。

    冯左昭仪感慨道:

    “老祖宗一声懿旨,御膳房做的饭菜,比平日是更加的用心了。”

    “老祖宗确实对倾城太宠爱了。”顾倾城眸眼有泪光潋滟。

    冯左昭仪又心有余悸的问:

    “倾城,你可知那些杀手,到底是什么人派来刺杀你?”

    “倾城如果估计不错,应该是我后母让轻骑将军乙浑请来的。”顾倾城道。

    “那女人如此的恶毒?”冯左昭仪气得吃不下饭。

    “姑姑别生气,都过去了。”顾倾城拍拍姑姑的手,柔声道。

    “倾城,听说后来又有一拨蒙面人来救你,那些人,又是谁啊?”冯左昭仪又问。

    顾倾城如今还挂着南安王娃娃亲之名,不敢将自己与奠大将军的事公开。

    更怕姑姑知道太多,到时会连累姑姑。

    略为沉吟,便道:“好像是一位将军,刚好经过,替倾城解了围。”

    “……将军?将军需要蒙面吗?”冯左昭仪有些怀疑道。

    “他们可能不想让幕后之人知道救我,才临时蒙面吧。”顾倾城解释道。

    “若知道那将军是谁,咱们得好好感谢人家。”冯左昭仪看着顾倾城道。

    顾倾城低头吃饭,不敢看姑姑的眼。

    顾倾城顿了一下,便把早上在家里,柳如霜给她穿毒鞋的事跟冯左昭仪说了。

    冯左昭仪又后怕得连拍胸口。

    “柳如霜那个毒妇,前番害我大姐母子骨肉离散,后又千方百计害我倾城。

    本宫一定不会饶恕她!倾城,那个家,是绝不能回去了。”

    “……不回去?”顾倾城嘴巴微张,在心里问。

    冯左昭仪继续道:

    “世人皆说后宫争斗,尔虞我诈,笑里藏刀,防不胜防。

    没想到小小顾府,却也步步惊心。

    比这皇宫有过之而无不及,稍不留神,便尸骨无存。

    姑姑是绝对不能让你再涉险了。”

    “姑姑,那是倾城的责任。倾城还要查明当年母亲和外祖父及舅舅之死。

    现在唯一能为他们报仇的,只有倾城,我不能不管。”

    “可是你……”冯左昭仪欲言又止。

    看看左右伺候的宫女,默默点头道:“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将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是该先好好锻炼。”

    此话仿佛勉励顾倾城,又仿佛劝诫她自己。

    顾倾城忽然笑道:

    “姑姑,我以前以为,人受过大惊吓,会变得胆小如鼠。原来不然。”

    “看看你,刚才还说不怕呢。受了如此的大惊吓,快快,把这喝定惊汤都喝了。”冯左昭仪又一脸紧张。

    顾倾城喝了碗里最后那些汤,想到那个姓奠的魔鬼,嘴角微翘道:

    “倾城见过最恐怖的酷刑,以为会杯弓蛇影,胆子吓没了。

    原来,经过那恐怖的场面,倾城的胆子,反而壮了。

    再遇到一连串的刺杀毒害,好像越挫越勇,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了。”

    当然,还有那些恐怖的梦境,和桃花庵的诡异,她没有告诉姑姑,免得吓坏姑姑。

    “可不是吗,鞋里藏针,而且是毒针,不死即残,可不就是人间酷刑。”冯左昭仪心有余悸道。

    她想想就胆战心惊,还以为顾倾城说的酷刑便是毒鞋。

    未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