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部 三朝北盟 第八十八章 (第2/3页)
马退下了,向花荣笑道:“如何?目下我军乃是离女真大军最近者,轻骑往逐一日可及,纵然杀不得全军,也斩杀些后队。若真被他逃到东面群山之中,咱们连细作也不曾去过,道路一些不识,更不敢深入,两手空空回去,岂不是白走了这一遭。”
花荣沉吟片刻,却将李俊唤到近前,问过了水情与水师整备的状况,便道:“史兄,兵法云穷寇莫追,此地毕竟是女真之地,咱们纵然捉了些向导,又有细作绘成地图,终究是人地生疏,这轻骑追击,还是过于行险。依我之见,咱们渡河是要渡地,渡河之后却不向东进兵只向北直取会宁府,由李俊统制引水师乘木筏顺流而下,随时接应;郭太尉那边亦遣人催他北行,皆取会宁府左近会齐。我两军成两岸并行之势,中间又有水师联结,纵有缓急,亦可相应。如此方得万全。”
史文恭见己议不进,颇觉怏怏,无奈拗不过花荣,他也不敢违抗军令,只得捏着鼻子应了,自去调动人马。那李俊手下数千水师。一日便扎起数十个大木筏来,彼此用铁索勾连,只须岸上寻着立脚之处。顷刻间便可连成几座浮桥。
于是花荣下令,全师渡河,史文恭为前导,自己率军在后数里而行。李俊则率水师将粮草辎重都装在木筏上。顺着来流水向下游行军。到了一处河曲,那来流水转向西去,花荣方命李俊将辎重卸下,大军续向北行。行间传来消息,郭药师亦在下游五十多里处渡过来流水,依着花荣之命,向会宁府方向行去。
这一路上行来,仍旧是不见女真大军踪迹,宋军除了烧却几个女真小寨之外。别无斩获,史文恭的脸色一日难看似一日。这一天又有探马来报,说道听得当地女真人说,金国大军已经离了会宁府二百里,将要越过按出虎水之源。进入东面胡里改部野人女真境内。
史文恭接报。再也忍不住,向花荣道:“花兄。女真自来以人口金帛为重,城池土地为轻,他如此从容后撤,定是将会宁府城中男女财帛尽数移去,我等若是这般徐徐行去,管教半点贼影亦见不着。你我同受王命,虽是相公命你节制前军,亦不当如此持重,失了战机,师出无功,空自靡费国家钱粮,相公面上须不好看。”
花荣默然不语,他心中又何尝没有压力?一路上没遇到半点金兵抵抗,即便花荣再如何稳重,亦有些疑惑起来,莫非女真人的斗志都在黄龙府一战中消弭了,如今只剩下望风而逃了?
“史兄,既是如此,我等不妨率军先进,抵达会宁府之后再作道理,纵使要追击金兵,此地亦无道路向东,还是从会宁府渡过按出虎水为上。”想了半天,花荣才想出一个折中地办法,这地方可不大适合大军行动,有路的地方还好些,没路的荒野山林简直是寸步难行,在他们手中的地图上,还是通往会宁府地道路较为明晰。
史文恭见花荣让步,不再坚持要汇合郭药师之后才向会宁府急进,脸色略微好看了些,便即领命,自率本部为前军,一路披荆斩棘,向会宁府而去。
那会宁府乃是在按出虎水东岸择地而建,自从阿骨打起兵,在护步答冈一战中击败了辽主天祚帝亲征之后,方在此筹建国都,历时近三年,到现在城墙都没建好,沿河边还有数百步地缺口,至于城中房舍,更是参差不齐,东一栋西一座地,显得乱糟糟。而今在望远镜中看来,更是满城寂静,不见人迹。
史文恭放下望远镜,向花荣道:“花兄,探马在城中城外皆未见敌影,咱们这便渡河罢。”
花荣到此也无异议,当下便命水师架起浮桥,大军径渡,到了会宁府城中,却不见半个人影,偌大一座城池,竟是死静死静。花荣下令遣兵入城搜检,自己却与史文恭率军守着浮桥下寨,不敢入城。
不料当晚便有数百人从城中潜出,前来斫营,幸好宋军夜间巡逻严密,及早发觉,仗着拒马和弓弩守住营地,也不知敌军多少,不敢出外追击。到得天明,史文恭命人循着足迹追了下去,果然在城中一处地道里发觉了十余名残兵,拷问之下得知金人大军东撤,为免宋军衔尾追击,中途埋伏下几路死士袭扰。
史文恭见问不出什么东西了,便吩咐将这些俘虏都押下去,向花荣道:“金兵既在此设伏,谅来大军不曾行远,否则安得这许多死士?你我率军追击,途中纵然有些袭扰之军,谅也无妨,金人一心东退,必不料我大军来得如此之快,追上了便是一场大胜。”
花荣心下好生难以委决,情知史文恭所言不无道理,若这么一路相送,女真人势必逃之夭夭,再也追不上,要这一座空城何用?若要追击,对方已经先走了几天,就算裹挟了许多辎重和人口,领先二百里总是有的。要追击的话至少要花三天,而且还得抛弃辎重和步兵,单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