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部 招安 第六十九章 清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一部 招安 第六十九章 清照 (第2/3页)

大官人,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这声音似曾相识,高强一看之下,更是喜出望外,那女子竟是李清照!此时看这位易安居士,一身青色布衣,鬓角戴一朵百花,相貌虽只中人,却禁不住的一股清气迎面而来,叫人见之忘俗——这也很可能只是高强对于李清照胸中才学的一种先入之见,否则刚才李清照没有说话时,高衙内为何眼里只有右京,而不觉得那一股清气?

    上次见到李清照,还是青州审案时,李易安那时一身重孝,冒着因为违背礼制而受到杖责的风险站在大堂上,为李逵申辩侃侃而谈,此情此景犹在眼前,但如今李清照却已经换了一身寻常女子的装束,只有鬓角一朵白花略有差别。

    对着李易安,高强自然不敢怠慢,便即收起了轻狂之态,依礼相见,见门口人来人往,右京几个站到台阶上显然是因为不堪拥挤,在这里说话多有不便,当即将一行请到自己房中说话,好在他这间房原是本店掌柜自住的房,空间颇大,尽坐的下。

    问了右京来路,原来她在刘公岛待了些时,中间又去了日本一趟,等到回来时已经是年初时分。归途中想着青州的李清照,右京便拐过来看望于她,待说起要往大名府去时,李清照想起泰山天齐帝生辰将至,又恰值她服孝期满,便说要与右京同行,于路去泰山进香,就便去了身上孝。那李逵在青州作个衙差,平素仗着高强地余荫在街市厮混赌钱,极是快活。他念着李清照当日在官司上为他仗义执言,倒对这女子另眼相看。日常到李清照开地古董金石铺子上张罗,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不过即便李逵没有加入山贼团伙,没有闯出天杀星的威名来,但有胆量说李遣是非的人还是不多。

    这李逵当日又来,他与右京也是素识,听说二女要来岱岳降香,黑旋风性好热闹。在青州这几个月正憋闷地慌,吵着要同来见识连年未逢敌手的擎天柱任原。右京本是无可无不可的,李清照又念着李逵一向帮衬出力不少,也许他同来,也难得李遣甚给李清照的面子,这一路上酒都不大喝,更加没有闹出事来。

    听右京说了向时地事,高强心中算了算日子,果然赵明诚死了足足三年整,再看看李清照的颜容着实清减了。想必她一个寡妇死了丈夫。夫家又每常逼迫于她,又要操持那间金石铺子,委实不易。

    于是便向李清照道声辛劳:“李娘子一向不易!”

    李清照淡淡一笑。略应了两句,只说并不如何辛苦。说话时那双眼睛却依旧明亮,正如当初汴梁初见时一般,高强心中不由得微微一动,算来她也只有二十七八年纪,若是如历史上那样的寿元,还有四十多年日脚要熬,真是独自怎生得黑?

    微一沉吟,便道:“李娘子,如今既然除了孝服。天下大可去得,青州局处边陲,往来人稀,在此间研习金石大为不易。去年朝廷于汴梁建博览会,通天下珍奇百物,人都说乃是本朝盛事,我忝为提举,却深以为不足。本朝文采风流,远迈汉唐。这博览会若是只谋民生百货,未免不足,怎能包罗本朝万象,当得起这博览之名?若是李娘子愿往博览会中设一金石斋,于娘子可以处京师中枢之地,饱览天下珍本古籍金石等物,于我博览会也可得染此中文才道蕴,若有来往万国之人,更可从此管窥我中华浃浃大国文采风流,岂不是一举而多得?”说了这一番话,高强都不由得要佩服自己一下,临时起意竟也能编出这么多道道来,看来最近忽悠人的功力见长。

    不过他这么忽悠李清照,心中也没有什么歉疚之意,那青州乃是赵家的旧宅,李清照被赵家所不容,祖宅没得住,见今局促在金石铺子后面,她又是借这些金石来纪念亡夫的,势必卖地少买的多,这利润额可想而知,若不是当初右京安排地妥帖,暗地里资助了那金石铺子的原老板一些银钱,李清照怕是这三年都难熬。

    以这样一个满腹才情的奇女子,若是终日在柴米油盐之中蝇营狗芶,高强简直觉得这就是对我中国文化的一种犯罪啊!要是李清照在这样的困境中被迫再嫁,乃至遇人不淑,高强扪心自问,自己心里这一关就过不去。

    右京听高强这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