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部 招安 第六十八章 暗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一部 招安 第六十八章 暗议 (第2/3页)

风唤雨,何等威风?一旦招安为官,以你数万兵马,少说得授一个兵马总管,带六品武功大夫衔,我又哪里能责罚地了你?”

    宋朝武散官中,通常将士凭战功升迁的话,武功大夫是个顶了,再往上就不是单凭个人战功就能升的,得有战役性地功劳。当然这只是针对那些在朝中没有人照应,全凭自己的努力奋斗的武将,至于那些能巴结上朝中大老或者有势力宦官的人不在此列,例如那位向杨戬献计建立括田所的杜公才,从一个胥吏直接跳到延福宫使,若不是梁山闹的大了,杨戬和蔡攸将他抛出来以保全自己,杜公才在历史上一直做到了观察使的高位,离节度使仅仅一步之遥。

    这个台阶不仅仅针对作战将士,同时对招安之人也是一道坎,凡是招安之人,最高也就是授武功大夫而已,大概类似于现在的少校官,大多数军官顶多也就升到这里而已,还多半都是临退役前弄一个光荣一下。

    宋江志在招安,对这种官位自然了若指掌,武功大夫是散官,他倒不大放在心上,倒是前面说的兵马总管基本上是一路的军马主官,这样地权力却是他所看重的,象他这样出身的人,招安以后多半是被朝廷投闲置散,和手下们拆散录离开。再想升官势比登天。现在听到高强的口气,似乎他还有可能继续带兵,那就意味着更为广大的前程,倘若在边庭上立下大功的话,建节也不是奢望,叫他如何不喜?面子上却不敢显露出来,高强这话听上去不大象许官,倒更象是试探一下他地心理状态。宋江老于人事,如何听不出来?

    他心里顷刻转了无数个弯,跪地连连磕头道:“衙内,小人率领梁山招安,乃是为着当日衙内的嘱托,岂敢以自身荣华富贵为念?招安之后,小人情愿不要官阶,但为衙内门下一走狗足矣!”

    高强耳朵一震,心说这话听着倒耳熟,捧人一把罩啊。黄庭坚这等文士能自称东坡门下一走狗。那是对苏轼的极度景仰,本衙内如今也只得你这一头走狗,还是一头未必忠心地狗。看来这人跟人究竟是不一样,物以类聚,说的一点也不错!他抬腿轻轻虚踢了宋江一脚,笑骂道:“起来罢!上梁山之前,本衙内便许了你梁山招安之日,自当保你一个锦绣前程,说了的话如白染皂,岂有更改之理?论你这些年的辛苦,原也受得。”

    宋江听了眉开眼笑,狠狠又拍了高强几句马屁。这才起身,垂手站在一旁,等着高强解说梁山招安的方略。

    高强捡着能让宋江接受地朝廷计议说了几条,主要还是张叔夜的那一道奏折,然后道:“你是梁山之主,又一直孜孜以梁山招安为务,想必心中也有个条陈,不妨说说,本衙内当可为你作主。”

    宋江忙谢过了。道:“衙内,若说起来,小人在梁山上虽然恨不得早日回到衙内身边趋奉”(高强抬脚作势又要踢,喝道“少放屁,有话直说”)“衙内恕罪。只是小人作这梁山大位仅只一年多,梁山上众心尚未统一,尤其是吴用和公孙胜二人,一个乃是元老加军师,一个不但是元老更有大兵在手中,都摆出一副要与小人分庭抗礼之态,煞是可恶。若是再过个两年,待小人将梁山彻底掌握在手中,那时招安便无不可了。”说到这里忽然愤愤道:“总是杨戬这狗头可恼,弄什么括田所,令得天怒人怨,坏了衙内的大事。”

    高强却笑道:“这你可错怪杨戬了,若不是他这一闹,你这招安的前程还不知要等到几时了!闲话少叙,只说你的条陈。”

    宋江应了,又道:“衙内,适才衙内所说朝议的招安条陈,原是好的,只是当日衙内对小人说道,这梁山地势难得,要用来作个货物商贾中转之地,若是被朝廷置官守之,衙内岂非落空?想来却是行不得。”

    这原是当初高强向燕青提出的疑问之一,宋江能想到这点也不奇怪。高强不慌不忙,将燕青向自己解说的话原番转述:“宋江,你却只见其表,不见其里了。照着这个条陈,梁山老弱妇孺都留在梁山泊,作为漕挽之卒,虽说朝廷也会派些漕卒来梁山驻扎,终究还是以梁山之人为主,咱们若要行私商,只这些漕卒便足以成事,那些派来监管的官吏岂能每纲每船都照看到了?这梁山地漕运终究还是在咱们手中。再者,就算朝廷从外面调了漕卒进来,终究还是那些厢兵,你莫非忘了石三郎都是作什么地。”

    宋江闻言恍然大悟,那石秀能在短短时间内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