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部 招安 第五十七章 陈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一部 招安 第五十七章 陈规 (第2/3页)

会就能挖开,于是陈规又建议用大竹竿,里面塞紧火药,后面装上引线,探出城头向下喷射。那时代的火药爆炸力不足,因此军中有许多用法,多半都是加入毒烟等属,有似现代地化学武器,一烧之下,墙角的喽兵站不住,只得败退下去。

    初战告捷,官兵士气大振,李应见陈规临阵镇定,应对得法,当即将他带在身边,作个军师看待。陈规也不推辞,吩咐官兵依旧各守院墙,只是分队整装,长枪防登城,强弩射城下,火药金汁擂木等防城下,更请李应将庄丁敢战之士都集中起来,发给麻扎刀和朴刀,作为预备队。

    等到花荣二次攻庄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上墙头,却又被长枪兵给赶了下来,领队的锦毛虎燕顺身中三枪,若不是喽兵抢的快,几乎被挠钩捉了去。花荣盛怒之下,正要添兵攻城,不料李应此时忽然率军开门杀出,众庄丁守土有责,人人奋勇,砍的花荣的弓箭队抵挡不住,陈尸百余,而后又回城关门固守。

    就这么几下板斧,梁山军愣是破不了,此后两日都是如此,攻城的士气日渐低落,守庄的却是越战越勇,有个官军指挥使甚至轻身出击,闯进了梁山营寨中,只是中了埋伏,折损兵马不算,自己也被砍了脑袋。

    史文恭听罢,深为佩服,站起身来向陈规剪拂了,说道:“保全官兵和此间百姓。都是陈学究之大才。陈学究满腹韬略,为何不去应举,为朝廷出力?”

    陈规听了这话,面上有些难看,冷笑道:“前此蔡京为相,建三舍学法,规自幼家贫,读书已是不易。何来盘缠去京师就学三载?乐得躬耕陇亩,游学教书为生罢了。”

    史文恭听他怨气甚重,却不晓得三舍学法是什么玩意,象他这样的武人能识几个字已经是异数了,哪来的闲心去问朝廷取士地科目?不过这人怀才不遇是一望便知,史文恭忙笑道:“不瞒陈学究,我家招讨相公年纪虽轻,却求贤若渴,甚愿礼贤下士,尤重武功之士。学究文武兼资。仪表非凡。我家相公若是见了”必定喜欢地紧,加上学究此次护庄有功。定是要重用的了。”

    陈规听了,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大喜。他家中贫寒,负担不起上京城进辟雍的费用,因此虽然是饱读诗书,三十好几了还只是个布衣。这次他在李家庄出现,并非偶然,乃是他听说朝廷下旨进剿梁山贼寇,大名府建立了三路招讨司之后,料知京东一带必有大战。这人胆子是大地。不去管什么“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地那些子曾经曰过的话,反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哪里有仗打就往哪里跑,图的是乱世立功,若能被上官赏识了,引进仕途便不为难。

    他熟悉京东地理,又了解了官军分布的情况。发觉李家庄的形势最易发生大战,于是一个多月前就来到此地,在私熟中教书,等到梁山围庄,陈规见来了机会,当即出手,一举成名。

    此时听见史文恭要将他引荐给招讨司,陈规心中乐开了花,表面上还是免不了文士的清高之气,装作略不在意的样子,客气了两句,转弯抹角却来打听招讨司高相公为人如何。史文恭乃是老江湖了,对他言下之意岂有不知?肚中一面笑,一面将高强吹的天花乱坠,说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宇宙之志,如果高强在这里听到了,一定会说他是盗版:“这明明是罗贯中吹嘘诸葛亮地话,哪里是说地本衙内?”

    这边说的正高兴,堂下跑进两个官兵来报:“西路喊杀声大起,正不知如何。”

    众人听了,忙即上墙头去看,却见西北大路上杀声隐隐,却看不见厮杀,料来离的远了。史文恭便向李应道:“看方向,辨时辰,必是招讨相公大军前来,与贼人厮杀,待末将领本部前去探个究竟。”

    李应和官军诸将见说,都是大为喜欢,正要应允,陈规忽然道:“史将军,你昨日离开州城之时,招讨相公可曾与你说知今日大军进兵之策?”

    史文恭一怔,这才想起,走时韩世忠向他说过,从小道进兵之后,有机可乘则战,不可战则游斗,首要任务是安定李家庄众人之心,同时威慑贼兵;而今天大军主力将会直插梁山来兵的后路,逼迫其撤围而去,然后在对方撤退的过程中相机歼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