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部 招安 第四十九章 没羽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十一部 招安 第四十九章 没羽箭 (第3/3页)

的急了,闷着头只顾跑,猛然间前面大队官兵拦路,立时鼓噪起来。有几个胆子大地向前冲了冲,韩世忠手中军旗一挥,旗牌官一通鼓响,众马军立时掣出弓来,照面一阵箭雨射过去,立时放倒了几十名。

    余众见不是头,发一声喊,四下乱窜开去。这可就遂了韩世忠的意了,他当即分布各营各队,在众溃兵当中纵横来去。手中刀枪并举。杀的人仰马翻,众山贼叫苦不迭,纷纷跪倒在地,口称愿降。

    高强原本就不愿多杀,这些都是大宋地百姓,没事作杀了也不算什么功劳。当即吩咐中军竖起招降大旗,跪地者免死。不片时,那两千贼兵皆成了阶下囚。被马队赶在一处,手无寸铁,瑟瑟发抖。

    高强正要叫人审问一下,看是哪里来的人马,如何败到这里,忽见远处尘头又起,一军来到,打的却是官军旗号。早有游奕骑上去应答。不一会。那一军在当地停住,有十来骑随着游奕骑向这厢奔来。

    到得近前,高强看地分明。为首一员将穿着统制官的服色。约莫三十不到年纪。相貌普普,精神却还不错,身边跟着三个偏将。

    那几员将见了高强。滚鞍下马,向前施礼道:“东昌府兵马统制张清,见过招讨相公。”另外几人也报了名,乃是龚旺,丁得孙。张伯奋。

    高强听着耳熟,猛的醒悟,问道:“张将军莫不是绰号没羽箭,善打飞石地?”

    那张清怔了怔,道:“招讨相公在上,小将倒有个匪号。唤作没羽箭,却不会打什么飞石,不知招讨相公从何处听来?”

    高强蒙了。这张清在水浒传中大大出了一回风头,飞石连打梁山十五员将,端的威风了得,后来征河北田虎,还得了一房姻缘,混地着实不赖。高强每读到此,总对这位将军印象极深。今日不期而遇,正有些兴致勃勃,却不料张清自承不会打飞石,然则这没羽箭的外号从何而来?

    一旁那张伯奋见气氛有些尴尬,忙上前转圈:“招讨相公请了,这位张将军善用小弩,所发弩箭不用羽簇,浑体皆用精铁铸就,虽小而极远,中者立仆,最是厉害不过,因其箭上无羽,因此叫做没羽箭。谅那两军阵前,都是盔甲披挂,区区飞石济得甚事?想是道左相传,以讹传讹,相公听的岔了。”

    高强这才了然,点了点头,这么说来,倒是有理。宋史中原有关于没羽箭的记载,铁制地箭身上刻出沟痕来,就能代替羽毛,这种也算是原始地空气动力学应用了,原来张清地外号是因为使用这种“高科技”的羽箭而来。想想也是,用手发出的石子,就算再怎么练习,总不可能洞金穿石,倘若真是作大将的,怎么可能靠着这种儿戏地玩意在战场厮杀?对方若是穿上金兵铁浮屠那样的重甲,或者西夏铁鹞子的冷锻钢甲,你扔石子扔到手软,人家也只当你搔痒了。

    当下哈哈一笑,给自己解嘲,也给张清解围,上前将张清扶起,笑道:“人言不足信,今日本帅又有一得,乃将军所赐也。敢问张清将军,这一股贼人可是被将军杀败,追赶到此?”

    张清见招讨使年轻,人却谦光随和,也大起好感,便道:“正是,本州距梁山泊咫尺之遥,知州向来以防贼为务。前日探得贼人大举出兵侵扰州县,有一股贼人向我济州而来,知州相公设下埋伏,火烧破敌,末将射倒了贼首陶宗旺,余众溃散到此,仗着招讨相公威风,想必一网打尽了。”

    高强闻言,心中暗懔,济州也遭到了攻击,只怕情况果然如韩世忠所预料,贼人派出了多股骚扰部队,来隔绝官兵对李家庄的救援,这一股是由陶宗旺率领的,算是梁山地杂牌军了。不想遇到张叔夜这样地强人,手下又有张清这等干将,余众逃跑路上正撞到本衙内地怀里,也算他运气不好。

    余下三人中,俩人不用说了,水浒中便是张清的部将,只那张伯奋却不曾听说。见高强问及,张伯奋一笑道:“招讨相公原不认得小生,却与家兄,家父都是素识。”原来这张伯奋乃是张叔夜的次子,虽是遵父命读书,但张家世代文武兼修,张叔夜本人便是一个强弓手,箭法甚是了得,因此张氏兄弟也都好武。这张伯奋还算好地,三弟张仲熊从小喜好舞枪弄棒,穿了长袍也不像书生。

    “如此说来,正是世交。”张家老大张随云和高强是老交情了,说起来也不是外人。当下两军回师,高强招集诸将,请张清将济州的战况说了一遍,随即道:“今李家庄被围,乃是宋江亲至,济州却有数千贼人来犯,此贼必是大举,我料郓州也必有险。前闻刘琦将军已经赴援,恐怕众寡不敌,哪位将军愿为二队救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