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部 招安 第四十八章 大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一部 招安 第四十八章 大举 (第2/3页)

门卫士用长枪拦着,一言不发,只是不放他进去,杨戬一再喝骂,众卫士充耳不闻。

    杨戬骂的气喘,忽见燕青出来,如见了救星,高声道:“燕应奉,这些赤佬竟然不容我进去,着实可恼!还不速速将他们推出去责打!”

    所谓赤佬,那是当时民间对宋朝军人地蔑视称呼,因为宋军的军服以红色为主。不过当着这许多军将骂这种话,杨戬也是被气昏了头了。

    燕青是玲珑心窍,一闪念间已有了计较,忙上前扯开了杨戬,低声道:“杨都知请了,这些班直卫士也都是一番好意,不可鲁莽。”这些都是徐宁金枪班的军士,乃是御前班直,地位非寻常军士可比。

    杨戬一怔,这才省起,见燕青说的郑重,也不由得有些心虚起来:“却是为何?”

    “那招讨相公原有军令,擂鼓聚将时,三通不到,便要杖责。”燕青笑嘻嘻地道:“我家招讨相公原是好意,见杨都知三通鼓未到,也就故作不知,依旧商议军机,暗里吩咐众卫士将杨都知拦在辕门外。杨都知若是现下进去了,照军法须受八十军棍,招讨相公若是不打时,军法无情;若是打了,又生受杨都知,以此将杨都知拦在辕门之外,却是一番好意,大家只不照面,何来军法从事?”

    杨戬一听八十军棍,心一寒。若果领兵的是别路将帅,他仗着自己的势力,还不怎样放在眼里,这高强却是炙手可热。连蔡京都要倚仗他来复相的,若是被他打了,杨戬根本无处喊冤去;再一想,蔡攸本来交代了自己,要小心小意,专一留心高强和梁山勾结的证据,小不忍则乱大谋。

    想到这里,杨戬回嗔作喜。拉着燕青的手笑道:“多得招讨相公美意,我这厢深谢,燕应奉不愧是得今上宠信的人,果然是玲珑地人儿。”他一扫面前地那群卫士,又道:“只是这班卫士口舌不灵便,若是早象燕应奉这般说清楚了,岂不是好?”

    燕青被他摸地手上象有一条蛇在爬,赶紧抽了回来,指了指那帮卫士,笑道:“御前班直虎狼之士。想必不大懂得趋奉之道。闹了这一场小小的误会。只今杨都知可还要闯辕门么?”

    杨戬哪里还不知机?忙连连摇手说道不进去了,却来打听高强是否要出兵?若是出兵的话,杨监军可要随军出征。

    燕青暗自冷笑。你这死太监无非就是想一路盯着高强,看他是不是和山贼串通一气罢了,只是大军之,要对付你还不是小菜一碟?今日辕门之事,一帮班直都不把你放在眼里,还不足为戒么?

    当下含混两句,将杨戬遣走了。刚一回头,徐宁领着几个班直卫士走过来,深施一礼道:“我等军法在身,不敢轻妄。难得燕应奉为我等遮掩,这厢谢过了。”

    适才燕青将众班直拦阻杨戬的事情都揽在高强身上,免去了他们被杨戬衔恨,徐宁在一旁看的分明,因此上来致谢。

    燕青赶忙逊谢不迭,跟着拉过徐宁,低声道:“这宦官甚是可厌,不过他奉旨监军,那也是说不得了。烦请徐教头着几个机灵得力的军士每日看紧这厮。若是有什么异状,早晚回报,莫要叫他误我大军。”

    徐宁连连点头,便去分派手下。燕青三言两语料理了这事,回到堂上,遥遥向高强打个手势,示意一切妥当。

    此时堂上已经商议了许久,诸将渐渐统一认识,这出兵是肯定要出的,敌情也是要探明的,招讨使新军应当即刻拔营起寨,先往飞虎峪屯驻,探明贼情,再定方略。

    于是颁下将令,着刘琦为前部先锋,先往飞虎峪,接替索超所部把守关隘,由索超派出人马,往济州东昌府、郓州东平府,以及独龙岗几个方向察探敌情。军大队迤逦起行,招讨新军全部出动,留下李成率领旧军把守大名府城池,吕颐浩以通判暂摄府事,会同李成筹措粮饷转输之责。

    分派既定,高强正要勉励诸将立功,一旁站起一人,向堂上叉手施礼道:“招讨相公点将,为何不分派我水师?”众人视之,却是新封地招讨使司水军指挥使李俊。

    原来水师草创,虽然七拼八凑弄了两个营的兵力,但是战船打造需时,而且水师的规模也有待研究,高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