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招安 第二十八章 战守 (第2/3页)
不难应付,小将地意思,只是眼下咱们大名府的兵马还得好好操练才是,此外一应军器粮饷都须称足。”
“咦,怎么话锋一转又掉了个方向?”高强大奇,这梁山军乃是他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北地大战而练地,原先是巴望着越精锐越好,现在却有些头痛。听韩世忠话中的意思,竟似已经找到了梁山军的弱点所在,自然关切。
“梁山兵再怎么操练整顿,毕竟是草寇,军无辎重剽掠为资,久战必然乏力,谅那区区水泊弹丸之地,如何养的起七八万兵?真要剿灭时,只需将水泊周围坚壁清野,待彼无粮而出时,以粮为饵设下埋伏,一战擒其首要,余众自降。”
“这个不算,我又不是当真来剿匪的,逼于形势而已。你且说说,这梁山军本身有何弱点?”高强关心的是这些山贼招安之后,到了两国交战的战场上会有什么表现。
韩世忠也知他的意思,正色道:“衙内,军之所以成军,而非盗贼,乃是在于纪律。纪律严者,虽流寇亦为劲旅,百战不殆;纪律驰者,虽百战强兵一夜可为盗匪,一触即败。梁山军历经操练,又常见阵仗,比之寻常大宋官军多了一份血腥杀伐之气,这是他厉害之处。然而山贼毕竟是山贼,凭他宋江再怎么严整纪律,终究是一盘散沙,形势有利时一哄而上逐利而前,凭的是一股猛劲,一旦接战不利,士气三鼓不起,则必定败散。”
“唔,说的有理。”高强和燕青都是不懂军事的门外汉,当初俩人猫在一起鼓捣出那部天书来,大部分都是胡诌乱编,高强为了解答燕青关于自己从哪里知道这许多军事知识,只推说是从老爹书房里翻到的前代兵法,其实何曾深究?现今听到韩世忠论兵,方有拨云见日之感。
“世忠说的透彻,然则你适才说要好好操练大名府的兵马,就是为了严整纪律?”高强一面问。一面在盘算着要不要赶下时髦,弄点啥啥特种部队的训练方法出来?想想还是算了,他当初弄出那本天书来,抄的多半是岳飞的兵法和戚继光的两本兵书,就这点东西都不大玩得转了,还搞特种部队?他自己连特种部队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呢!
再者说了,这冷兵器时代练特种部队有什么意义?直接整几个武林高手就完事了。
“不错,先有纪律而后成军。我大宋内的州军百年不习兵戈,军备废弛,纪律更是荡然无存,放眼军营之中尽是役使军卒,以至于工匠为兵,此等军旅怎堪上阵?”在青州时,韩世忠就对军中弊端深恶痛绝,虽然当时仗着高强作靠山摆平了那些旧军官,但这口气却始终咽不下去,到现在说起来还是意有不平。
“借着这个机会。整顿一下军队也是不错。就依你。”高强心说既然要打就要练兵,既然要练就尽量一步到位,索性以北边以女真族为代表的异族骑兵为目标。把兵练的更强一些。
既然自己只是一知半解,手下又有这样的优秀将领,高强乐得放手让韩世忠去作一份练兵计划出来,他见识过梁山军的战力,更曾经随同高强出使北地,北边各族的军队看了个遍,他作这件事正是有的放矢。等到几天后演武之际,看准时机将这份计划拿出来,以练兵剿匪为名,由不得这些军将不服。
此时吕颐浩也到了。外面有人通报进来,高强降阶相迎,延至厅中落座,说明是为了大军军需之事相邀,韩世忠也说了军中兵器老旧不足的状况。
吕颐浩一开口,却把高强险些撅了个跟头:“留守相公,今日升帐点将,为何不知会本官?莫非这招讨司军前转运本是可有可无,用地着时便好言相请。用不着时就连点卯都不用了?”
敢情还带着情绪来的!高强连忙好言相劝,说起来这还是他没有早定策略的缘故,不然再怎么也不会出这么个大漏洞。
燕青和韩世忠也从旁解劝,吕颐浩原本只是要高强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此时也就不为己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