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招安 第二十六章 点将 (第3/3页)
表情。
“索超统制依旧守把飞虎峪隘口,若得贼人消息,不可轻易出战!我今命刘琦虞候为你副将,凡事商量而行,不可莽撞了!”飞虎峪是个紧要去处,若是大军出击,这隘口却被人偷袭,那么就连后路都被断了。本来索超这个急脾气,叫他守这种隘口是极为不称职的,高强原本是想直接调刘琦去守这里,苦于刘琦年轻资浅,目下只是个虞候,连兵都没带过,难以统御索超手下的兵马,因此只得让他先去给索超当副手。
其实要按照高强手下众将的特点来说,这个地方最适合的人就是陆谦了。不过……
剩下的秦明等客军将帅,到这里原本是来应卯的,高强除了留下秦明一军听用,余人都命回去本州备战。倒不是高强有所偏颇,这几处除了青州之外,都是直接和梁山泊接壤的,现在梁山占据了水师之利,用军事上的观点来看,也就是处于内线作战,这几处都处于梁山地威胁之下,因此需要加强戒备。——照理说,宋江闯了这么大一个祸事,眼下该是着急上火怎么向高强交代才对,不大可能四处生事,但这种理由高强怎么能出口?话说回来,祝家庄被劫原也不是宋江的手笔,谁也想不到一个董平狼子野心,就把局势弄的这么大这么乱,可见偶然因素无法预计,还是防备些好,有备则无患么。
众将一一领命,关胜适才强调了水军的必要性,却没见高留守有什么反应,还以为他忘记了——虽然大家以往都有交情,毕竟高强年轻,关胜虽然不会给他穿小鞋,却未必真心服他——赶紧道:“留守相公,敢问水军如何整备?若要拘刷民船入军,末将这便差人去办来。”
高强摇手道:“不劳关将军挂怀,本府已然调了经办水师的人才来此,只因路途遥远,刻下未到。当务之急,列位将军还是各领本部,打探贼寇动静,待机而动为上。”
“原来留守相公早有成算,末将莽撞了。”关胜自诩为关羽后人,平时也好学春秋,颇以儒将自诩,因此要客套几句。实际上所谓的儒将,就是因为宋代以文官统领大军,才有儒将这个称呼,那些文官帅臣至少都是进士出身,哪里是他读了几天半吊子春秋能比得上的。
高强所说的这经办水师之人不是别个,正是现任东南应奉局提举的燕青。须知燕青在杭州经营应奉局和外洋船队,眼下船队足迹已经跨过马六甲海峡直抵天竺国,而应奉局搜罗大宋的诸般财货以供外贸,而当时的国内物流以水路为主,这内河的贸易也作的极大,要他负责建立水师,正是得其所哉。
要说这人啊,就是不经念叨,高强升帐第五天,便有人来报,燕青已经到了。
“来的好快!”高强又惊又喜,倒不是为了急着建立水军,这本来就是他用来拖延时间的借口,而是许贯忠留在了京城,石秀又忙着搜集梁山内外的情报,身边没有个能说上话的心腹,高强很有些没着没落地。
当即亲自出迎,到门前见了燕青,只见他一身新潮的白色棉衣,外罩锦袍,头上一顶逍遥巾,腰系丝绦,依旧是那副潇潇洒洒的模样,气度更现从容。
高强看看他,再看看自己,不由得大笑道:“小乙,如何穿戴的这等华美,倒衬得本衙内甚是不堪了!”原来他自己却只穿着一件棉布长袍,因为天冷,加了件鼠皮坎肩。
燕青笑道:“说什么华美,怕是说小乙浅薄才真!只是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一般,小乙离开大名府,算到如今整四年,怎么不穿锦衣?”
高强这才省起,燕青自从崇宁五年被他从大名府带出来之后,竟是一次都没回来,上次设计对付卢俊义,他也只是跟着高强到了飞虎峪而已。不过,以高强所知,燕青自幼是孤儿,由卢俊义抚养他长大,但卢俊义勾结山贼谋反身死,一家都被抄了,他如今回来,这大名府中还有他什么人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