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招安 第二十五章 挂帅 (第3/3页)
府军马共计四千,大名府韩世忠、关胜两部共计一万四千,御前金枪班五百人,京城禁军天武军一指挥五百人由林冲率领,两部充作高强的牙兵随同中军。
一应军吏幕府都由高俅调派,不劳高强操心。高俅怕儿子头一次率领几万大军应付不来,想要把自己的智囊闻涣章借给他,高强却不放在心上,此战并不是真正的两军对垒,要点在于他和宋江之间勾兑的结果,正好借此锻炼一下自己的班底。高俅拿他无法,也只索罢了。
至于水军方面,黄河上并无赵宋的水军,大宋的敌人都是陆地强兵,放眼周围都没有能从水上进攻中国的势力,因此全国的水军也只是长江中有几千人,另外就是登州孙立所率领的强弩水师一千多人。好在高强适才已经得了圣旨,可以自行编练水军,只需从各处水军中抽调些军官,搭起架子来慢慢练就是。
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次打仗,战场离京城不过几百里,中间有多条水路可通,因此粮草的运输上完全不成问题。这些事情自然有梁士杰和枢密院去操心,高强只指明了大名府为大军给养的聚集地,到了那里自然由吕颐浩负责分配转输,此人在历史上曾经做过大宋的宰臣,以往在高强身后也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这次正是锻炼他的一个好机会。
“强儿,那梁山贼寇非同小可,你莫要等闲视之,可有详细方略?”高俅自己是混事的太尉,高强如今虽然“出息”了,在他眼中却还是那个不懂事乱闯祸的花花太岁,这次一下统领几万大军,对手又难啃的紧,这位踢球太尉心中大是忐忑。
高强一笑:“爹爹,孩儿迄今不知贼情,要说详细的方略,那是没有的,只得先到大名府立起帅帐,集结兵马,而后探明敌情再定方略罢了。好在梁山周围民兵战力甚强,前次祝家庄遭袭时,孩儿也曾带兵救援,略知其中事务,到了彼处,当有引导之人。”其实要什么引导之人?
高俅见儿子说的轻巧,好在还没有闭着眼睛往上冲,虽然仍是放心不下,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郑居中一旁笑道:“高太尉这可是关心则乱了,令郎虽然年轻,领兵剿贼却已不下数次,所向克捷,可知将门虎子名不虚传,梁山贼人虽众,令郎一到自然荡平,何足道哉?”
几人议毕,定下出征之期,高强再进宫去向皇帝禀报。这不是什么对外征伐,剿除山贼水寇而已,也不用弄什么登台拜将出征大典,赵佶吩咐赐了高强一些甲仗兵器,乃是虎头金盔一顶,锁子连环金甲一副,登云履月靴一双,铁弓一把,雕翎十支,银丝缠焊枪一杆,凤嘴刀一柄。
别的倒罢了,这缠焊枪和凤嘴刀甚是眼熟,高强依稀记得当初玩电脑游戏时,最古老的三国志一代就用这些玩意,凤嘴刀是三千金,缠焊枪则要四千金……”看来这套家伙所值不菲啊,只可惜本衙内马上功夫练的不咋地,这刀枪到我手里那是明珠投暗了。”
领了圣赐,按照宋朝的惯例,皇帝要对领兵帅臣赐示出兵方略。后代有人诟病宋朝的军制,说出兵时皇帝要给将领阵图,逢战时阵而后战,以此指责宋朝的荒唐。这事自然是有的,乃是宋太宗时的事,这位皇帝第一次征辽大败而回,险些丢了性命,二次便不敢亲往,却又忍不住要指挥,于是就煞费苦心搞了个阵图。不过这种事情并非每次都有,后来的历任皇帝多半不懂军事,自己都看不懂阵图,哪里来的阵图交给将帅?因此这个传闻其实是被夸大了,即便是太宗时,照样有将领临阵不按阵图列阵,结果还是打了胜仗的。
不过祖宗惯例,赵佶也不得更改,但他不懂军事,便改写诗词,填了一首词赠给高强,以壮行色。高强看时,开篇两句说了金戈,后面却又是风花雪月,倒切合皇帝的个性,便即领旨谢恩。
大观四年十二月,高强立帅帐于大名府,正式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