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招安 第十三章 黑杀 (第2/3页)
的这样,他私下联络蔡颖,只是为了在小环的枕边风下自保,那么还真是自己冤杀了他……
不禁摇头道:“陆谦啊陆谦,你也忒以小觑本衙内了,我既然用你,便是看中你的才干,又岂会因为区区妇人之言而自坏羽翼?你将我看作那等酒色纨绔不成?”话音刚落,高强就想起来,这位陆谦可是一直看着自己那位前任衙内、真正的花花太岁在汴梁城里飞鹰走狗,没准在他眼里,这就是咱高衙内的本性,虽然如今身处高位前程远大,也依旧未改呢……
陆谦的默然以对,更是座实了高强的想法。此时高衙内心中忽然想起一句革命电影中国民党将领常用的台词来:“误会,这都是误会……”
事以至此,多想也是无益,不过有一桩事情要紧:“我来问你,你为了向我家娘子卖好,都作了甚事?倘若并无甚过犯,本衙内念在你多年鞍马有功,或可免你一死。”
后面这句话即便在最希望相信的陆谦看来,也多半只是水中月亮一样的幻影,但人到绝境,救命稻草哪里会嫌多?他又不是什么风骨之人,虽然文武均有可观,究其本性也只是与富安一类的小人而已:“衙内明鉴,衙内明鉴!小人阿附大娘,只为自保,哪里敢作什么有害于衙内之事?也只是送些钱财物事,大娘面上博个另眼相看而已。只是去年至今,大娘多要小人将衙内属下一应往来文书奏报,小人心想大娘与衙内本是一体,自然也就遵从,其实机密之事,也不敢泄漏分毫啊!”说着连连磕头,怎奈身戴重枷。想要磕几个响头也是不能。
高强这下挠头,他身边的具体事务多半都是交给许贯忠掌管的,一应往来文书也是先经他的手整理,才向高强禀报,而后再将高强的指示向各地传达,涉及到部属间的往来,倘若是不涉及改变既定方针的,高强多半是看也不看。如今陆谦这般说法。他也不晓得这些往来文书当中,究竟有什么不好被蔡颖知道的机密。不过有一点让他安心的是,类似设计杀死方腊一伙的绝对机密,从来不曾在文书中提到任何蛛丝马迹,倘若陆谦此言属实,那么这件事应当还没有泄漏。
身后许贯忠忽然微微一震,高强立即察觉,身子微微向后仰,许贯忠已经凑了过来,在他耳边轻声道:“衙内。咱们刘公岛的买卖。还有同渤海郭药师那里以盐换粮的事,有许多都是经过陆谦这里。这两桩事,尤其是后一桩。若是被蔡府那里捉到把柄,其祸不小!更有一件可虑者,这几桩顺藤摸瓜,恐怕要连到梁山宋江那里。”
高强不听还罢了,这一下顿时冒出一身冷汗。陆谦知道他杀死方腊一伙的事,虽然关系不小,却未必能危及到他在朝中的地位,杀几个作乱的反贼打什么紧?反而是这几件事,若是被蔡京捉到了真凭实据,那时一个勾结外国和国中贼寇。图谋造反的罪名是跑不掉的,到时候自己最好的下场也只有开上大船跑路下南洋了。
抛下一切出国旅游,听上去还算逍遥自在,不过把之前的一切努力全部化为流水,乃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事:这种下场,怎么听上去很像民国时那些大佬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就来个通电下野,出国考察?
许贯忠又问了两句,陆谦还道自己小命有了指望,答的分外爽快。原来他倒不曾违反高强定下的纪律,一应来往的机密文书都是看过之后立刻销毁,交给蔡颖的情报中最多也就是些转述。而且陆谦也不是傻瓜,与蔡颖的来往信笺都是无头信,姓名花押一概没有,根本不能用来作凭据的。
高强听罢,吁了一口气:“倘若是这般,还有得挽救。”此刻事情已经明白,这陆谦身上背了太多的机密,而且极有可能成为蔡京手中对付他的筹码,哪里还能留得?再懒得在此停留,向石秀扔下一句:“用盆吊吧,留他全尸。”起身便走,浑不理身后陆谦那惊惶而凄厉的惨叫声。
是夜,京东第五将陆谦死于狱中,仵作敛尸时道他是隐疾发作,瘐毙狱中,高太尉闻报时,尚且叹息两声,说他误闯军机重地,本来罪不致死,如此下场,甚是可惜,吩咐厚加敛葬,又命人访他亲眷,优给抚恤,将那误闯白虎节堂一事轻轻揭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