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十部 大名府 第五章(下) (第1/3页)
发现了这个事实之后,高强眼中就闪现了极大的商机,他虽然不懂纺织技术,初中历史却学的还行,知道棉花生产和纺织技术是元代由黄道婆在中原推广开来的,而她也不是原创,乃是学自海南黎族地区。于是一声令下,便有人以商贾的身份前往琼州,在当地搜罗懂得相关技术的机械和人员,带到杭州应奉局进行研究,现在终于出了成果。
当然,这成果并不是什么大型纺纱机,甚至连历史上第一部纺纱机——珍妮机也远远比不上,只是将手摇纺车改成了脚踏而已,同时能运作三个纱锭。可不能小看了这个简单的机械,结合从皮棉初加工(弹棉花)等一系列工序的改进,据燕青的估算,同样的布匹,其成本要比绢帛低三倍甚至更多,这还没计算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收获量增加以后所减少的时间成本。
高强越想越乐,原本以为自己空抱着一堆物理化学公式,却不懂技术应用,在这时代只能干瞪眼,却不料仅仅是传播一下现有技术,也能带来如此大的变化:“右京啊,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大宋在十年之内,所生产的布匹量至少能增加一倍,更意味着,有许多不能种粮食的山地贫地,从此也能为国朝的百姓提供财富;还意味着……”他兴高采烈,下面就要滔滔不绝,什么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多少,货币化财富增加多少,经济流动性增加多少,乃至于向工业革命前进多少,畅想未来,心潮澎湃啊!
“意味着,衙内的事又多了一桩吧?”离得这么近,就算右京与他不能心灵相通,却也能清楚知道高强目前亢奋的情绪。不过她的心湖久经风雨,几乎已经是点尘不起,丝毫也没受影响,只是淡淡地抛了一句过去。
“呃……没错。”何止多了一桩?高强头脑稍微冷静了一下,立时就是一堆麻烦冒出来。单单是棉花推广种植,就已经是一个大难题。远的不说,真宗朝以国家的力量大力推广占城稻这个优良品种。结果一百多年下来,东南五路都还有很多地方不懂得种,况且他自己对于棉花的种植是一窍不通,手下更缺少大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咳咳,任重而道远呐!
不过无论如何。这么个契机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