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部 梁山 下篇 第十九章 料敌(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九部 梁山 下篇 第十九章 料敌(上) (第3/3页)

军官兵挥洒汗水,为皇家园林宫殿建设事业以及军队经商致富大计添砖加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大宋建筑记录。

    “这么说起来,好像我当初开设丰乐楼,那扩建工程还是老爸拉了几百军兵来帮我干的,建的那叫一个快……”想及自己也是大大的受益者,高强顿时没了指责这些腐败军卒的立场,反而有些同情起来。其实这事情乃是历朝通病,只要承平日久,军队没了目标,平民化商业化就是难免的,现代化建设中军队的参与程度,那也不是一般的高啊。

    话说回来,虽然大宋养兵花费最多,每年的财政收入少则三分之二,多则六分之五,都花在了养兵上头,但无奈全国兵实在太多,摊到每个兵头上,这钱可就不算多了。比方一个中等禁兵,每月有三百文钱,一年三贯六百文,全国八十万禁兵,这就将近三千万贯,额外还有马草,薪炭,军装等等。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准,这些钱原本也够花了,可慢着,大宋的军制采取地是募兵制,一人当兵全家都归国家管,换句话说,这么点军饷要养一家子的!别地不说,光是拉家带口的,这军营的修缮就是一笔极大的费用。再加上上官克扣军饷,放贷牟利,有的士兵欠下上官的债务,能把这辈子的军饷都赔进去,要着落到自己的儿子孙子辈去偿还,这么算下来,不谋点副业,你让这么些人喝西北风过活?

    越是深入了解军政,高强就越有一种无力感,二百年的积弊下来,想根除都无从下手。归根结底,军队要是没有了战斗的目标,一天一天的腐败就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想要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头编练新军。

    但是在大宋的政治环境中,要练新军谈何容易?以蔡京的权势,当初提议练八万新军,优给薪资,防止他们因为生活无着而走向腐化,可刚一上奏就被人指责为收买军心图谋不轨,吓得蔡老都只好缩起手脚,不了了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