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 梁山 下篇 第十章 治军 (第2/3页)
道:“本州这可差了,就依呼延将军。”说着忙叫人整理军营给养,安顿这三千骑兵。
呼延灼本人则被请到州府衙门,高强随意客套了几句,就问起这天武军编制的问题来。
呼延灼看了看高强,觉得不大像是装模作样,便笑了笑:“青州大人倒真是将门虎子,军务上头严谨的很。”原来太平日久,军队腐败的情况便日益严重,宋朝军队也普遍存在吃空饷,吃编制的情况。
大宋是文官统治地天下,相比于前代而言,对于军队管的最严。不过军队乃是相对独立的小团体,文官们就算再怎么计算,军中总有些事情他们是不了解的。比如这编制的事,文官们为了防止吃空饷和克扣军饷,从仁宗庆历年就规定了天下各的军队定员,按此拨付粮饷军器,以为万全。
哪知道,你上有政策,我下有对策,既然多报编制行不通了,宋军将领们就来个少招兵员,譬如有军士老死,他假造个新兵上去,依旧领这些粮饷,却已经空了一个兵额,如此天长日久下来,几乎所有的部队都不满员,严重者甚至十分之一都不到,这已经是军中公开的秘密,但掌权的文官们却毫无办法。
听到这里,韩世忠心有戚戚焉,他这几天整顿本州军马就遇到这个问题,刚上任之时,下属们设宴给他接风,席间奉上金银若干,说是常例钱,韩世忠不知深浅,就不敢拿。哪知道这一来同袍们心中不安,不晓得这新来的都监好不好伺候,第二天点名的时候就玩了个花活,将许多本州的无赖闲汉都弄来充抵名额,看上去是整整齐齐地几营兵马,实际点完名就走了大半。这天武军若不是因为败地太过干净。一个不剩,恐怕也在这备员之列。
高强听的摇了摇头,似这样军队。虽然号称百万,能战者有几人?也难怪后来靖康之时,号称兵多的陕西兵进京,拢共才搜罗地万五人马,而汴梁天下重兵所在,守城的兵马居然不过三万了,只怕到了那个时候,文官们才晓得。兵籍上那百万大军,其实多半都是子虚乌有。
“这且不说,只今天这武军一营虚至,以呼延统制看来,该当如何?”既然不懂,就得虚心求教,眼放着军中老手呼延灼,高强当然不耻下问。
“这个容易。若是青州大人怕麻烦呢,就空放着这一营在那里。依旧关了粮饷支给,爱怎么处置都行;若是还想整顿此军时,亦可出榜招兵,补足了这一营兵额。只是重建此军,上下军将使臣都要从头练起,若从他军调配时,又添一重麻烦。”呼延灼话说的算含蓄了,高强却领会不少。这军中辗转因袭,早就结成了固定的利益阵营。大家相安无事,你重建新军,那就是另开一个摊子,若要从其他军队调人,免不了带来一场利益的重新分配,新来的军官若是得不到足够的油水,恐怕还得生事。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这一营没了就没了,你老人家领着那五百兵额的粮饷,爱干吗干吗去,横竖你老子高太尉就是军中吃空饷的最大一号,你子承父业,孝顺的很。
韩世忠想了想,也明白过来,刚要张嘴说话,却被高强拉住了,向呼延灼笑道:“呼延将军,多承指教,晚间本州设宴,为将军和连环马军洗尘,还请光临。”
呼延灼正要与他结纳,一口答应了,也去寻自己的下处安顿。
这边韩世忠有些作脸:“衙内,为何拦着不叫我说?”虽然都作了官,但两人起于微时,私下里韩世忠还是管高强叫衙内。
高强摆手道:“世忠啊,他说的原本不错,最好的处理办法,确实就是随他去。我知你新官上任,统领五千兵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