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部 燕云 前篇 第三章 回京(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部 燕云 前篇 第三章 回京(上) (第2/3页)

给童贯。叫他退兵。此时童贯胆子倒大,硬是搏了一铺,将圣旨往靴筒里一塞。对着王厚、高永年等将领,只说“上趣成功尔!”把退兵的圣旨说成是进兵的号令了。

    而此战的结果也正如童贯所希望的那样,王厚等大败羌人,一举光复四州之地,置熙河兰会路。同时吐蕃首领董迈来归,宋军完全打开了通往西域地道路。此战之后,宋军完成了对西夏地侧翼迂回,彻底改变了以往一直在西北的山岭中与西夏的扯皮状态,按照现在的话说,宋夏战争即将从战略相持阶段转向战略进攻了。

    战后庆功之时,童贯将赵佶的那封退兵圣旨出示给众将观看,得意洋洋地说道:“诸位,你们今天能立这么大地功劳,可都是我童贯扛着脑袋给你们争取来的机会咧!”诸将感恩戴德。童贯立时便在西北的几十万大军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自然,由于担任全军的监军,童贯也从此次大胜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封为襄州观察使。要知当时还没有太尉的官阶。武官官阶中最高的是节度使,其次便是这观察使,合称两使官,内侍获得这个职位的,童贯也开了一个先河,其成就更在当年的李宪之上。

    后来的事情却脱离了童贯的掌握,西夏一面部署对宋军的防御,一面向辽国求援。辽国立刻宣言燕云等州开始动员,一面派使者前来大宋,要求宋夏休战。两边互派使者,其中还闹了个笑话,翰林学士林摅(shu)奉使辽国,见到辽国新建的碧室,当时欢迎林摅的辽方陪同出了个上联“白玉石,天子居碧室”,嵌了“碧”字在里面,甚是巧妙。因为汴梁宫中建有明堂,林摅便对“口耳王,圣人坐明堂”,也嵌了“圣”字(繁体)在里面。

    哪知辽国陪同不给面子,立刻就说大宋使者不识字,“圣”字下面是壬不是王。林摅大丢面子,尤其还是在北朝人面前,当即恼羞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