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五十七章 高丽药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八百五十七章 高丽药丸? (第3/3页)

着,笑了起来,点头道:“嗯!”

    对那个五十好几了,还在外面晃悠的弟弟,薛氏也是恨铁不成钢。

    这次闯出的祸事,更是吓的她后怕。

    或许去了太学,弟弟就能安分守己了。

    ……

    隔日,七月癸丑(初四)。

    赵煦一早醒来,石得一就出现在他寝殿外的帷幕前。

    “都知来了?”赵煦问道。

    “是!”

    “进来说话吧!”

    “诺!”

    石得一躬身入内,来到赵煦榻前。

    “大家……”石得一汇报道:“昨夜通见司收到瓦桥关急报……”

    “辽主发来国书,言已遣其崇仪军节度使萧德崇为正使,中散大夫、守太常少卿、干文阁待制张琳为副使来贺太皇太后坤成节……如今,使团已到瓦桥关,乞入境……”

    “国书上还说,已依约伐木数千株,聚于其复州、苏州(旅顺)等地,请陛下遣使勘验……”

    赵煦立刻问道:“国书何在?”

    石得一当即将誊抄好的辽人的国书,呈递到赵煦面前。

    赵煦接过来,认真的看了一遍。

    然后他眯起眼睛来:“看来……辽人在高丽要有大动作了!”

    “十之八九,开京围城,已是到了最后关头!”

    “辽人怕是打算在年内解决开京问题!”

    “若如此,明年今日,高丽将亡!”

    为什么?

    因为国书上,明确说了,要赵煦派人去其辽阳府的复州、苏州、保州等地勘验砍伐的橡木。

    而且,要求赵煦在接到国书后,就立刻派人前去勘验。

    这说明了,辽人迫切的需要通过从大宋这边采购商货。

    而根据耶律琚等人提供的情报,现在宋辽贸易采购的商货,特别是那些陈茶、次茶、陈帛等廉价商品,基本都是运去高丽,当成赏赐的。

    辽人就是靠着,从大宋采购的廉价商货,维持着他们的战争机器,同时也维持着其国内的经济安全。

    若非是赵煦在今年,将价值数百万贯的各种廉价商品,卖给了辽人。

    辽人在高丽半岛上,哪能这般从容?又如何能做到这般的稳重?

    怕是早就和之前三次辽、高丽战争一样,因为财政压力而不得不采取冒险政策,被高丽人各种背刺、偷袭。

    同时也因为军费紧张,军赏不能及时,就只好放纵士兵们劫掠高丽地方。

    于是直接逼反了占领区的高丽军民。

    最终,十几万辽军,陷入了高丽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再加上,后方的渤海豪族、女真诸部都在拉后腿,各种背刺、骚扰粮道。

    所以,三次辽、高丽战争,都是虎头蛇尾,甚至损兵折将。

    即使打下了开京,最后也只能狼狈的夹着尾巴撤军。

    现在就不一样了。

    在大宋廉价的商货,尤其是大量的陈茶、次茶、陈布、次布随着宋辽贸易,源源不断的被运到辽国。

    辽人直接解决了最要命的军赏问题,他们只需要解决军粮,就可以在高丽半岛,与高丽人长期对峙、消耗,并蚕食高丽人心。

    耶律洪基这个人,虽然问题一大堆,但他是真的敢用人,也愿意信任大臣。

    真正的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于是,高丽的情况,越发的危险。

    最近这一个多月,无论是义天僧还是新来的李资义,措辞越来越谦卑,说话也越来越好听了。

    想到这里,赵煦就看向石得一,吩咐道:“都知,传我旨意给郭忠孝,今日越次召见刑恕!”

    是得好好的和刑恕沟通一下了。

    高丽那边,熬鹰也熬的差不多了,是该给些好处,不能真的叫辽人灭了高丽。

    最起码,不能叫辽人轻易的灭亡高丽,完成东北方向的大一统!

    虽然,这在历史的层面来说,其实是造福子孙千秋万代的功劳。

    若耶律洪基真的能实现,他在国书中吹的牛逼——重建汉四郡,使千年陷夷之土,重归中国之疆。

    那千年后的后人,都给他磕一个——最起码后人再也不用担心,被人偷走各种各样的文化了。

    他若再渡海,把日本占下来,甚至只是羁縻统治。

    那他就有资格在后世的教科书上单列一页,并被冠以XX大帝的名头了。

    可是,赵煦不是活在历史里,现实的当下,大宋的战略利益,客观要求,不能让辽人完成东北方向的清一色大一统。

    更不能让辽人,把日本给羁縻了。

    一个没有后顾之忧,且能增加数百万人口的辽国。

    对现在的大宋来说,战略压力太大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