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9 奥兰治亲王4 (第2/3页)
内斗的天赋又爆发了。
莫里斯弄了支常备军,也凭借着这支军队战胜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陆军,阶段性的赢得了战争,也挑起了内斗的帷幕。
按照欧洲的传统,国王是不能直接控制军队的,而是要交给贵族们分别掌控。因为国王一旦把军事力量掌握在手中,贵族们就没话语权了,利益肯定会受到侵犯。
在签订完停战合约的第一时间,荷兰议会里就有人要求莫里斯解散这支常备军,声音最大的是大议长,约翰.范.奥尔登巴内费尔特及其支持者。
奥尔登巴内费尔特在威廉一世时期就进入了政界,非常善于外交斡旋,与英法结盟共同对抗西班牙就是他力主促成的。
在威廉一世死后,他又坚定的站在了莫里斯一边,辅佐这位年轻亲王一步步登上了共和国执政官的位置。按照中国的习惯,他就是托孤之臣。
但再亲密的人际关系遇到权力之后也会反目成仇,奥尔登巴内费尔特与莫里斯之间的第一个分歧来自于是否签订停战合约。
按照莫里斯的观点,尼德兰总督阿尔布雷希特七世提出的停战和谈是缓兵之计,不光不能上当,还应该乘胜追击,至少要把西班牙侵略者彻底赶出整个尼德兰地区才可以考虑和谈。
而奥尔登巴内费尔特则认为荷兰联合省共和国连年征战消耗太大,应该先签署停战协议,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最终两个人也没达成一致,只好由议会里的七省代表进行表决。结果不言而喻,莫里斯失败了,不得不和尼德兰总督签署了停战协议。
表面上看,这两个人是因为对战争走向的判断不同而产生了分歧,实则原因更深,是对权力分配方式的争夺。
莫里斯不愿意停战,就是要趁机抓权。只要战事不停,他就可以绕开议会在很多事情上一言九鼎。而奥尔登巴内费尔特正是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贵族阶级的权力被国王一点点拿走,才不得已展开了反击。
阶级之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