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阿拉伯的劳伦斯4 (第3/3页)
了什么事,随着几声沉闷的巨响,船身猛然一震,像是撞到了某种硬物,紧接着就是甲板下的声声哀嚎。
欧洲帆船也在转舵,右转舵,右舷船体上的条纹状装饰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方形小窗户,还有窗户里面黑洞洞、冒着青烟的炮口。
在如此近的距离上遭到9门100毫米舰炮的集中打击,对排水量上百吨的双层桨帆船来讲是致命的。风帆和上层建筑基本完好,可桨手舱里却成了人间地狱。
包裹着薄薄铅皮的圆锥型铸铁弹头在撞击坚硬物体时,会沿着特意铸造出来的刻线瞬间破裂,碎片高速冲进船舱,对里面的一切物体进行无差别打击。
这种炮弹是皇家火药厂几年前的技术改造成果,专门用来对付船体,源于海军一直以来对炮弹打击效果的不满。
通过历次海战和对付海盗的作战统计,海军参谋部发现一个现象,用传统的锥形实心弹攻击敌船往往命中几十发,只要不击中要害部位,比如桅杆、尾舵或者吃水线以下,对船只的行动能力影响不大。
船体厚的只能钻个小洞,船体薄的则穿堂而过,除了能对途径上的物体和人进行有效打击,缺乏更大的杀伤力。
改成开花榴弹,由于还没有能用于实战的碰撞引信,仅靠霍奇斯基榴弹的引燃方式成功率又太低。经常命中了,可弹体提前破裂,冒股烟不见点火,还是杀伤力不足。
想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舰炮口径。但那样一来,现有的战舰全得大幅改造,减少炮位,有些部位可能会涉及到船体结构,成本太高了。
最终还是皇家火药厂在给陆军研发的手雷上找到了灵感,为了追求更大杀伤力,特意在手雷外壳上铸造出刻痕,降低弹体强度,增加爆炸时的碎片数量。
如果把舰炮的弹体也用灰口铁铸造,且弄成空心的,在受到大力撞击时会不会也碎成几块呢?或者说经受不住膛压,在发射时就先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