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00 小国琉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100 小国琉球 (第2/3页)

亲自接见。先听取工作汇报,再予以指点,如果不是国土被大海阻隔,俨然就是外官奉诏入京述职的节奏。

    做为一个弹丸小国,又靠在大国旁边,听话往往是唯一出路。而琉球王国听话的后果就是两个字,富裕!

    按照景阳皇帝的指点,国王一咬牙一跺脚,把位于都城门口的浮岛租给了大明帝国海军。

    这里原本只有两个小渔村和一个普普通通的码头,除了国王的船之外,只有大明和日本商船会定期停靠补给,算是一个海上中继站。

    但自打大明海军建立,完全控制了东海和南洋,德川幕府上台之后又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两国之间的海上贸易越来越少,浮岛港的收入自然也跟着一落千丈。

    然而大明帝国海军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他们先是大兴土木在浮岛上建大型码头,所需石料全都从附近的山区开采。

    这下当地人立马有活儿干了,有手艺的去凿石头,有力气的去运石头。帝国海军会按月给银子,足够一家人吃饱喝足再买两件衣服穿的。

    既没手艺又没力气的也不用急,做饭总会吧?家里有什么就做什么,拿到工地上去卖给劳工,只要不吃坏肚子耽误干活,军官们是不会干涉的。

    当时首里的人口数量只有2万出头,刨去王族和贵族官员,剩下的青壮几乎都有活儿干。为了满足建设需求,琉球王尚宁又从浦添等地调来了两千多劳动力。

    但两年之后海军基地建好了,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工,当地百姓挣不到银子了又该怎么办呢?景阳皇帝给尚宁出了三个主意:

    第一是向萨摩藩走私。先从大明港口购进货物,再拉到萨摩藩的港口去找熟人私下交易,只要规模不是太大,德川幕府很难发现。

    这个办法简单可行,好倒是好,只是需要有海船和进货本钱,普通琉球民众干不了,只能由王族、贵族和官员们经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