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百一十五·学术大奖竞争激烈啊,金鸡纳树都发现了 (第2/3页)
出土,学者们又借助这两件文物,顺势破译了“阳”字的甲骨文。
这个叫温砺的中年学者,却是对“繁阳”产生了兴趣。他带着学生,通过史料记载,跑去内黄和上蔡两地挖了七年,专门挖掘那些已经有盗洞的古墓。
终于,去年在上蔡发现一座大型积沙墓。
整座墓有十多个盗洞,里面还有几十个盗墓贼的尸体。通过这些盗墓贼残存的服饰判断,有些来自隋唐时期,有些来自五代时期。
墓中文物大部分已被盗走,但还残留了六十多件,其中有四件是青铜器。
根据青铜器的铭文,可以断定是一位蔡侯的陵墓。
但具体是谁不知道。
而且根据铭文记载,上蔡当时有一个大市场,一直在搞南北贸易。
再结合以前发现的文物铭文,温砺断定东周时的繁阳在上蔡附近。这跟杜预对《左传》的注解对得上号。
温砺推测——
洛阳出土的“繁阳之金”青铜剑,是楚国的铜料贩运到上蔡,再被东周王室买去洛阳铸造成剑。
晋姜鼎则是晋文侯的夫人,把山西食盐运到上蔡换铜,再把铜料运回山西铸造成鼎。
这个发现,揭示了东周时期的一条重要商路,以及当时南北各国的贸易来往。
……
谢衍瞅了瞅温砺,发现他跟旁边的老年学者不对付。
这两人坐在一起,互相之间毫无交流。
大概又是学术之争。
那老头儿一直在跟旁人聊天,温砺却默默坐在那里,似乎非常不合群的样子。
而且,温砺长得有点丑,脸上有个大痦子。常年在外考古,让他的皮肤粗糙黝黑,换上布衣估计会被误认为老农。
突然又进来几人,众多学者纷纷站起,朝着他们拱手致意。
谢衍也站起来了,因为这几人全是名医!
去年在开幕演出弹箜篌的宋正方,不断拱手回礼最终来到谢衍旁边坐下。此人是岭南医学院的院长,尤擅防治各种传染病。
谢衍主动攀谈:“久仰宋先生大名,去年就想当面请教,可惜先生很快就离京了。”
宋直方笑道:“老朽也久仰谢学士大名啊。”
后排一个学者说:“听闻宋先生找到了治疗痎疟(疟疾)的新药?”
宋直方说:“多亏了从美州回来的探海队。他们每次归国,都要带回一堆药材,全是美州土著常用的。去年又带回二十多箱,其中有一种药材,被美州土著用来治疗发烧。”
“那种治烧药能治痎疟?”谢衍问道。
宋直方说:“那是一种树皮,美州土著用来熬汁喝,能治疗发烧等症状。去年有个病人,因为送来得太晚,服了截疟散也无用。他发烧发得厉害,常用的退烧汤剂不管用。我就想起那种美州树皮可以退烧,死马当成活马医,居然真就见效了。”
后排那位学者问:“只是能退烧,还是能专治痎疟?”
宋直方说:“专治痎疟。我专门跑去南洋,到痎疟病人最多地方做实验。这种树皮还挺有意思,痎疟发病早期、中期效果不佳,就算服用了也总是病情反复。但到了发病晚期,却是非常管用,而且见效特别快。”
朱棠溪问道:“这种树皮叫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