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46章.大幕拉开(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546章.大幕拉开(一). (第2/3页)

不折手段、行事极端、嫉恨兄长、欺瞒父皇、也压根不在乎臣民境遇的阴毒之辈!

    朱和坚的真实秉性与外在形象截然相反,甚至是极为厌恶自己的伪装形象,每当他必须惺惺作态的维持形象之际,总是会发自内心的感到恶心,但朱和坚同时又非常清楚,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皆是因为自己的伪装与欺骗!

    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但绝无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朱和坚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

    这就是朱和坚内心深处的不安源头,他担心自己某一天被人识破马脚、原形毕露,到了那个时候,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东西都会弃他而去!

    事实上,像是周尚景、赵俊臣这两位权臣,就已经看穿了朱和坚的真实秉性,那么……德庆皇帝也同样不蠢,朱和坚又能继续欺瞒德庆皇帝多久?

    尤其是现在,“嘲风”死士在蒋枭的带领下已经彻底失控,朱和坚原形毕露的风险也是前所未有的大,更是让朱和坚心底深处涌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一旦是德庆皇帝也发现了朱和坚的伪装,朱和坚又要迎来怎样的天崩地裂?

    正是因为这种不安感,所以朱和坚才想要抓住一切机会、不折手段的扩张权势与影响力。

    朱和坚坚信,只要自己赶在德庆皇帝察觉真相之前,拥有了足够大的权势、足够高的影响、足够多的朋党、足够稳的根基,那么就算是德庆皇帝最终还是发现了自己的真实秉性,也早就是木已成舟,再也无力改变定局,只能捏着鼻子默认现状,让自己顺利继承大统!

    朱和坚当然清楚,“赵党”成员皆不是良善之辈,尽是一群枉法贪官,把这些人收入门下必然是麻烦不断、严重损害自己的形象。

    但朱和坚同样清楚,自己维持形象就完全是为了扩张权势,若是为了维护形象而主动放弃大幅扩张权势的良机,岂不是本末倒置、因噎废食?

    除此之外,“赵党”成员还皆是一群唯利是图之辈,只要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好处,这些人根本不会在乎他们所效忠的主人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所以朱和坚顺利吞并“赵党”之后,将来也不必担心这些“赵党”官员会因为自己的原形毕露而轻易背弃自己。

    从这方面而言,这些“赵党”官员反而比目前最是积极支持朱和坚的清流们更加可靠!

    正所谓臭味相投、蛇鼠一窝,若是把毫无底线、毫无良知的“赵党”成员收为朋党,朱和坚反而是更加的舒坦安心!

    所以,当赵俊臣抛出整个“赵党”势力作为诱饵之后,朱和坚几乎是毫无抵抗之力的上钩了。

    当然,这些小心思,朱和坚并不会向吕德明说,甚至他本人也未必就想清楚了这些事情,他只是本能的认为,自己必须答应赵俊臣的条件、尽最大可能的吞并‘赵党’,否则他就无法安心!

    *

    另一边,吕德自然也不清楚朱和坚的这些小心思,他只是想要趁机展现自己的忠心与才智罢了,所以看到朱和坚心意已决、明知道前面有坑也要跳进去之后,吕德也是乐见其成,只觉得自己为老师何明与师兄赵山才复仇的机会又增加了几分。

    但表面上,吕德依然是一副顾虑重重的模样,沉默良久之后终于点头道:“既然殿下您已经考虑明白了利弊,也做出了最终决定,那学生自然不会再有异议,接下来竭力辅佐、查漏补缺就是!”

    对于吕德的这般表态,朱和坚也是愈发满意,含笑点头道:“很好!吕兄确实是我的臂助良辅!待咱们返回瞻园之后,就立刻召见南京镇守太监席成,让南京境内的厂卫们接下来全力配合赵俊臣对抗周尚景,更还要推波助澜、竭力促成赵俊臣与周尚景的鱼死网破!只要咱们一切安排得当,赵俊臣事后就算想要反悔,也将是再无后悔药可吃!”

    说到后面,朱和坚已是语气冷厉,但神态间则的沉思之色则是越来越浓,显然已经开始仔细考虑后续行动的细节安排了。

    与此同时,吕德也是低头不语、沉吟思索。

    而吕德此时所思索的事情,却并不是南京局势的后续变化,而是思索着赵俊臣这个人!

    在吕德的未来复仇计划之中,赵俊臣毫无疑问是关键一环,他原本想要趁着今天与赵俊臣相见的机会,详细探究一下赵俊臣的根底。

    但谁曾想,经过这次见面之后,吕德反而是愈发摸不透赵俊臣的真实秉性了。

    “赵俊臣……究竟是怎样的人?你自称的那一片公心,究竟有几分是真?还有你想要与周尚景同归于尽、趁机退隐庙堂的表态,又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量?总觉得……若是无法摸清楚赵俊臣的真实意图,我就一定会错判庙堂局势的后续走向……所以,我必须想办法更加了解赵俊臣才行!”

    想到这里,吕德突然出声打断了朱和坚的沉思,提议道:“殿下,学生还是不放心赵俊臣,依然认为他有可能只是在利用咱们!所以,学生想要向您讨一个差事,接下来咱们与赵俊臣合作之际,就由学生负责双方联络之事,如何?”

    听到吕德的这般提议,朱和坚不由一愣,但转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