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有了! (第2/3页)
滔滔不绝的时候,但他并不强势霸道,总会在一段讲述中停顿一下,询问你的意见。
王博文和陈旭冉哪有什么意见。那么马洪瑞又继续,看上去温文尔雅,又专业知识强势输出的霸场。
艾米莉亚就知道,马洪瑞不出意外又会摆平面前几人,顺利拿下榕城这块蛋糕。
但当马洪瑞再展露了自己一个创意的时候,停下来,但这次停下来并不是询问几人的意见,而只是一个话说多了的停顿,他还待继续讲,张晨就开口了:“我觉得这个波浪形的长廊设计不太好,当地居民在兰园公园住了很长时间,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保留一些风貌的新形式,这种设计固然前卫,但也太不接地气。”
王博文和陈旭冉才觉得张晨点出了他们一直以来觉得不妥的地方。
艾米莉亚则是微微诧异,她当然听得懂中文,毕竟在大学里就是选修中文,只是平时办公场合用英文居多,在中国创业更是畅通无阻。现在则是诧异张晨这话,竟然是直接批评马洪瑞“不接地气”。
这可是普林斯顿建筑系年轻一代的华人佼佼者啊,拿了很多青年奖项的人物。
艾米莉亚怀疑对方是否知道这一点,就用略有些口音的中文道:“这个长廊设计其实是源于马先生Young Architects Award奖作品,一脉相承。用在这里,其实是表现了马先生的个人指纹,展现出他的重视……”
马洪瑞也是皱眉:“怎么会不接地气呢……”
而后就听到了张晨又针对另一设计提出的异议:“还有对‘鸟巢广场’的设计,我理解来到这里的人像是候鸟归巢一样聚集,确实很有西式美学。但是那个以前的公园我知道,是一个旋转滑滑梯,很多代人的记忆了,很多人的童年就是那里长大的,恕我直言,如果滑梯变成了鸟巢,那么以前一代人的记忆,也就就此断掉了。我们进行公园改造,建筑的改造,应该谙合当地的世情,应该留有过去的记忆,应该有温度……”
马洪瑞也在据理力争,显然他的雄辩才能也是无碍的,毕竟也曾经拿过那么多奖,站在很多台前滔滔不绝阐述自己的理念,而一个建筑师也就是创作者,首要的道心就是坚持自我的原则。
所以一时交锋还有些激烈。
按照外交术语来说,双方进行了坦率深刻的交流。
马洪瑞其实也有些急了,问陈旭冉,“陈总你的意见?”艾米莉亚就觉得早应该直接让该定调的人定调了,免得一个这么年轻的中国高中生,在那边质疑专业人士的意见。
陈旭冉看了眼张晨,道,“张晨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如果洪瑞你还是没办法改变你的思路,我想大概我再另外找人进行设计工作吧。”
马洪瑞没想到陈旭冉如此坚定的支持张晨,言语之间有一种双方的那股子交情都赶不上趟的意思。
场面一时有些冷场和尴尬,马洪瑞就道,“我出去打个电话,还有点公务要回复,这个案子,我们之后再谈吧。”
艾米莉亚跟着马洪瑞出了门,来到大厅,看得出马洪瑞还在置气,艾米莉亚就跟着,说道:“也没关系,你其实已经把价钱压得很低了,纯粹就是帮朋友,他们既然不识抬举,就只能是他们走了眼,我们京城还有项目,先赶回去做那个好了!”
但艾米莉亚看到本身应该是打算走人的马洪瑞在门口停住,他现在冷静多了,毕竟一个眼高于顶才华横溢的顶尖建筑系硕士毕业生,回国打算大展拳脚,有一种看谁都是土鳖的心态的,眼下碰了壁,肯定是一时上了头的。所以刚刚在房间里的双方据理力争,都有些火药味了。
而眼下红着脸的马洪瑞却并没有一走了之,反而风一吹冷静下来后,对艾米莉亚道:“不,我们回去。我觉得他说得对!”
其实马洪瑞回国以后致力于将西方美学带到国内来,也接了几个案子,甲方当然对他的资历不敢说什么,只一味叫好,但实际成果反响却并没有那么好。
他也一直在想到底缺了些什么。
刚刚和张晨争执,与其说是在争这个项目的设计,还不如说是在争双方的理念。
而现在,马洪瑞好像从那个高中生的口中得到了一些有启发的东西。
“建筑要有温度,要沟通过去,要有情感,要沟通远古,古代,现代,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