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七章 舌尖上的榕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百零七章 舌尖上的榕城 (第1/3页)

    王博文成为榕城市文化局亲封的蓉城宣传大使后,跟着就投入了紧锣密鼓的事业之中。

    第一个是宣传片计划,宣传榕城美食,以“食在榕城”为主题,拍出一幅绝对引人入胜的宣传片。

    而且,这种片子拍摄的成本不高,适合制作经费有限的他们,既不用特效,就是朴实的抓拍夜市小摊子,家常菜,拍出那种生活人文的气质。

    但是,你要说有没有拍摄技巧?

    当然有,“舌尖上的中国”出来之前,当然有无数拍摄美食的宣传片,但都没有达到那样的地步。

    王博文之前的美食节目,其实制作的很精美,拍摄也让人很有食欲,但就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讲述一个菜肴的制作,叫几个专家,聊一下菜的渊源,教不同的做法。好看吗?跟菜谱一样,除了主妇要学,让人恹恹欲睡,难怪收视率低迷,更没有广告商愿意投钱。

    而张晨给王博文的拍摄脚本,突出的是故事的悬念感,拍摄一个美食节目,先从人物入手,围绕这个小吃摊的摊贩主,先取材,从他的家庭进入,他的家庭是怎么样的,他的人生因为食摊产生了什么变化,这道拿手菜是怎样制作的,每次制作后,邀请亲朋好友同聚一堂,是怎样的温馨生活。

    看似拍美味,实则写人物,拍人生。

    一个食摊,一道名菜,撑起的是一家子的生计。美食入口,一天的疲劳在家人相伴中得到慰藉,一道菜,色香味俱全,人情世故兼备,这些故事是治愈的,是温情的,是看得到背后的守护和坚持的。

    力量感就有了。

    这种纪录片是有市场的,没有时代的局限性,任何时候都有市场。它就在那里,只是区别在于有没有人能拍的出来,将其拿出来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段时间里面,王博文就投入到拍摄之中,第一家店是榕城那家著名的乐山烧烤摊,这种叫把把烧的烤串视觉效果很强,炭火的炙烤下,一大把拌匀了酱汁,秘制辣酱,带着汁水的新鲜肉串在升腾于烤炉的猛火下“呲!”得声音,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烟火气是有了,而且直直让人吞口水。

    拍摄这期的时候张晨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