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对童小安的怨气 (第2/3页)
村长说的道理,他懂。
不过他还是倾向于相信童小安的话,京城不能去,得南下。
“叔,这一路走过来,你也看到了,在咱们之前,已经不止一批流民往京城去了。人多粥少,等咱们到的时候,还有分粥的机会吗?”
几十年前,河西郡也是有过好光景的。那时候周围其他郡县遭了灾,灾民都拖家带口的往河西郡跑。
刚开始人少,他们进了城,在街上当乞丐讨饭活命。
后来随着灾民的数量增多,三五成群抱团,偷抢商户,出了命案就推一个人出来顶罪,其他人继续干。
官府见形势不妙,派官差清理乞丐,把外地人一律赶出城,关了城门后,严防死守,只许出不许进。
在城门口耗了三天,看没有了进城的希望后,流民分散去了周围的其他郡县。
每次和他讲完这事,他爹都感慨一句,人穷命贱,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能离开乡土。
之前一直忙着赶路,没有细想。
刚刚童青山一提,他就多想了一层,去京城的流民更多,万一也关了城门,他们就一点儿活路都没有了。
如此想来,或许“弃京南下”,才能找到活路。
童远山提醒了一句:“叔,你忘了老一辈人讲的逃荒事了吗?”
村长张了张嘴,但没说出话来。
逃荒的事情,他不止是听说过,还亲眼见过。
十来岁的年纪,他跟着父亲进城见世面,刚好遇上外地人逃荒来河西郡的事情。
大街上,他看到官差拿着棍棒赶人。遇上不配合的,棍棒落在身上,把人打到动惮不得,然后扔到城外面。
听人们说,是流民太贪心,进了城,吃饱肚子活下去就不错了,居然敢起贼心,打杀本地人。
他当时候听了全身发寒,拉着他爹往家里走,生怕走慢了,被流民盯上,杀了他们。
也正是因为有那段经历,这次逃荒,他选中了京城,姜朝最富贵的地方。
摸了摸下巴没几根的胡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