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托付之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六章 托付之意 (第2/3页)

,她只能一遍遍重复道:

    “她们其实.....原本心肠都不坏。”

    “只是这两个月,每个人都吃了,吃了数不尽的苦,每个人都想更好些.......”

    这道理,其实余老夫人不说,她也懂。

    只是仅仅是这样,想让她留下来接受烂摊子,却是远远不够的。

    余幼嘉定了定神,试图撇开话题:

    “崇安县民风尚且不错,百姓也安居乐业,我从未听过什么上头苛待百姓,搜刮民脂民膏这类的传闻,只都说如今陛下好......”

    “老夫人缘何说皇帝昏聩?”

    余幼嘉向来敏锐,余老夫人这一番诉苦之语,看似繁杂冗长,但一切都绕不开一个最关键的点——

    那就是,余家到底缘何被抄家?

    佞臣,忠臣,这可不是自己能说的算的。

    若只是党争落败,抄家流放,那可算不上是.......

    不对,不对。

    余幼嘉因震惊而略微混沌的脑子里逐渐平复下来,想起了一件十分关键的事情......

    若是皇帝不昏聩,在京都府,天子脚下,这群女眷又怎能被如此欺凌?

    纵使皇帝稍稍糊涂,可京都可是无数京官盘根错节的地界,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出来管管?

    除非......

    除非一棵树从根源就是烂的。

    但树体的庞大,令人看不出腐烂,只觉威风,且树叶所在枝干的‘养分’也被那节枝干勤勤恳恳的送到了树叶所在处......

    如此,她从前在崇安县听到的百姓赞誉,可能压根不是对着皇帝,而是对着真正做事的......县令?州府?

    余幼嘉意识到了自己的错,再一次生硬的扭转了话题,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那群狗眼看人低的东西,难道就没有人跳出来阻拦,或参他们一本?”

    正所谓再风光的臣,只要盘桓在明堂之上,就一定会有政敌。

    可若真是一个政敌都没有......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那个地方,只有一个声音。

    余老夫人啜泣声勉强缓和了一些,不过声音仍然苍老沙哑的要命:

    “你祖父倒是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