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文官在清朝的处境 (第2/3页)
即叉腰,而对弘历怒骂道:“这养的都是一帮什么鸟贪官!”
“那顺天府自己有存粮吗?”
弘历这时也问了俞化鹏一句。
俞化鹏摇了摇头,一脸无奈道:“没有。”
弘历又问:“那有钱吗?”
俞化鹏也摇头:“也没有,顺天府历年亏空严重,已经入不敷出,许多官吏的俸银都还欠着的,实在是拿不出钱粮来赈饥。”
弘皙这里,当即一脚踹向了俞化鹏:“混账,你这府尹怎么当的,存粮存银都没有,你这让我们怎么赈饥?”
弘历见此不由得摇头。
他发现,这弘皙还是有其父暴戾性格的遗传的。
对于底下官员,只要不顺自己的意,暴脾气说来就来。
这不,只因俞化鹏说没粮没银,就挨了一脚。
而弘历发现,这俞化鹏虽是进士出身的文官,但在被弘皙这么不问青红皂白的踹了一脚后,只蜷缩在地上咬牙忍痛,倒是没有任何不满。
甚至,他都没有以请辞的方式表达不满,也没有控诉争辩,老实乖顺的很。
与那些敢与皇帝打架的旗人大臣完全不同。
这自然也不奇怪,大清毕竟不是前面的朝代。
尽管,康熙已经算是清朝皇帝中对汉人士大夫宽容的皇帝了,特别是在晚年,很多时候会由着底下的官员贪,由着他们结党。
只要不过分,康熙基本上不会重惩。
但这也仅仅是相对宽容而已,汉人士大夫们在大清做官,还是不得不更加小心一些的。
而这也就使得,许多大清贵胄可以更加猖狂。
礼贤下士?
那得看心情!
但这也是他们自找的,因为这大清是他们自己许多汉人大地主大官僚主动请进来的。
当年喜迎“大清王师”,联虏平寇的汉人大地主大官僚可是不少的。
一开始,“大清王师”待他们也的确很好,基本上他们在明朝是什么官,就会在清朝继续当什么官。
但自清朝入关坐稳江山后,清朝皇帝们就突然换了一副面孔,没少收拾他们。
话转回来。
但弘历知道,这事其实怨不着俞化鹏,而且,他在康熙身边学习理政期间,也知道此人官声其实还可以,屡次反映百姓艰难。
这次康熙能想到让他来赈饥,就与此官积极反映有关。
不然,康熙也会当鸵鸟,对这些饥民视而不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