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寻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44章,《寻枪》 (第3/3页)



    文艺片的精髓就在这里,也是,为什么像一些没背景没资历的演员能够挤进一些文艺片里露脸,因为他的关注度是高度集中的。

    故事是围绕着几个人展开,只要这几个人不拉胯,作为一部电影作品就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文艺片,里面的咖位都是极度两极分化的。

    有江文这种核心的,像他们这样的核心人物,负责作品的质量,也有像李轩这种,不对电影的质量负责,而是让电影显得不“突兀”。

    如果只有主演的话,那样舞台剧和话剧感太强,就不像电影了。

    电影和话剧还有舞台剧还是有点区别的。

    “真实”和“代入”。

    让所有人都相信有这么一个地方,作为观众,才能设身处地的带入其中。

    而除了马山几个人之外,其他人的作用就是用来塑造真实感。

    用来当...npc。

    至于什么npc。

    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此时的李轩,就看着眼前几个角色的牌子,大家都选择很随便,因为从露脸的角度来看,大家都差不多。

    而且文艺片嘛,要票房没票房,给几个主演打下手,当他们的枝条绿叶,最后有奖项,没票房,成果如何也和自己没半毛钱关系,在挑选角色方面就颇为磨洋工了。

    反正随便吧,老油条们就率先挑选路人警察之类的背景板。

    都是一千块的片酬,当然挑简单的来也,几个老北漂就颇为得瑟,看着李轩这种萌新,就心付道太年轻了呀。

    像这种文艺片,咱们这种角儿演到最后就一定是一场空的,都是陪人家跑,那么拼命干什么。

    站着就能拿钱。

    李轩此时就后知后觉,那些个率先抢角色的老北漂,应该就是“群演”里的天花板。

    老群演了。

    虽然不算有本事,但在北影厂这片,混的久了,认识人了,成老油条了,不缺戏演,不缺龙套,偶尔还能凭借自身的形象,去混点有特色的群演角色,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算是群演圈的成功人士了,一年应该能存个万八千的。

    而李轩就选择了和老油条们相去甚远的道路。

    看着这些任意挑选的剧本。

    在系统的标示之下,还有李轩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刘结巴]

    [需要:三个演技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