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楚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六章 楚昭 (第2/2页)

,握着两人的手:“昭儿,柔儿,大赵就交给你们了...“话音未落,便永远闭上了眼睛。楚昭登基那日,没有举行盛大的典礼,而是带着赵柔来到青原牧场,在赵庆的衣冠冢前立誓:“我楚昭在此起誓,必遵先帝遗训,复兴大赵!“

    楚昭继位后,立刻着手整顿朝纲。他重新启用被赵凛罢黜的谏议大臣,恢复“青苗法“和“五族通商“政策;在长安城设立粥棚,亲自赈济灾民;还将赵凛为彰显功绩修建的通天阁废墟改造成义学,让五族孩童都能免费读书。为弥补国库空虚,他带头削减皇室开支,将赵凛收藏的奇珍异宝尽数变卖。

    军事上,楚昭没有急于复仇,而是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他与秦国重新谈判,以丝绸、茶叶换取边境和平;派使者前往匈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暂时缓解了北方压力。同时,他对军队进行改革,设立“军功学堂“,让五族青年都有机会晋升;还组建了一支“监察军“,专门监督将领贪污腐败。

    在楚昭的治理下,大赵逐渐走出阴霾。五年后,当他再次站在万象宫的城墙上,看到的不再是满目疮痍,而是商队络绎不绝,百姓安居乐业。城外的农田里,五族百姓共同劳作,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间;学堂里,孩子们诵读着“民为贵,社稷次之“的经典,声音清脆嘹亮。

    楚昭时常会带着孩子来到存放三支令箭的祠堂,给他们讲述赵氏两代帝王的故事。“这三支令箭,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责任的传承。“他抚摸着令箭上斑驳的刻痕,眼神坚定,“记住,真正的王者,不是靠武力征服天下,而是让百姓发自内心地拥护。“

    而在大赵之外,秦国、匈奴等势力也在暗中关注着这个曾经濒临灭亡的国家。他们惊讶地发现,新君楚昭的手腕比赵庆、赵凛更加高明,他以仁德治国,却又不失威严;以智慧外交,却又暗藏锋芒。一场新的博弈,正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悄然展开,但大赵,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