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三支令箭 (第2/3页)
最后一支令箭刻着“贤嗣永昌“,赵庆将它轻轻放在儿子掌心,声音已如游丝:“选接班人,要看他有没有'三心'——对百姓有恻隐心,对臣属有包容心,对天下有敬畏心。当年我收服五族,靠的不是刀剑,是让他们知道,跟着赵氏能活得堂堂正正...“他的目光突然变得清明,望向窗外渐白的天际,“阿凛,你看那朝阳...“
话音戛然而止,赵庆的手无力垂下,令箭坠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守在殿外的五族大臣们听见哭声,纷纷冲进殿内。乌雅娜摘下白鹿皮披风,轻轻覆盖在赵庆身上;卑族老工匠颤抖着抚摸令箭,浑浊的泪水滴在“天下归一“的刻纹上;胡族巫女们开始吟唱古老的安魂曲,歌声中带着草原的呜咽。
赵凛跪在父亲遗体前,将三支令箭郑重收入檀木匣。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不再是那个跟着鸿鹄军驰骋疆场的少年,而是肩负着父亲遗愿、五族期盼的大赵皇帝。登基大典那日,他没有按照惯例戴上纯金冕旒,而是选择了五族合金打造的头冠,冠顶镶嵌的白鹿玉、玄铁珠、巫蛊石、火焰晶、盾形纹,象征着五族共治的承诺。
新皇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在万象宫侧殿设立“遗策阁“,将赵庆生前的治国方略编纂成册。他效仿父亲微服私访,在镇北的市集上,听商人们谈论新铸的钱币是否便于携带;在学堂里,看五族孩童一起诵读《千字文》;在军营中,与鸿鹄军将士同吃同住,研究改良后的床弩如何更精准。
然而,统一之路布满荆棘。南汉皇帝萧煜表面遣使朝贺,暗中却与匈奴残部勾结,在大赵商道上设卡征税;北凉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