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争帅定北 (第2/3页)
将其彻底击败,凯旋而归。”
朝堂上的大臣们,此刻也如热锅上的蚂蚁,纷纷低声议论起来,逐渐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以丞相为首的文臣们,认为德亲王赵恒谋略过人,心思细腻,考虑周全,由他挂帅,更能稳扎稳打,胜算颇大;而以大将军为首的武将们,则觉得武亲王**勇猛善战,在军中威望极高,跟随他出征,将士们必定士气高昂,更适合领军出征。
这时,丞相缓步走出,恭敬地向皇帝拱手说道:“陛下,两位殿下皆心怀赤诚报国之心,且各具领军之才。然而,此次出征意义非凡,关乎社稷安危,还望陛下从长计议,选出最能胜任之人,以确保战事顺遂,我朝凯旋。”皇帝微微点头,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两位皇儿皆有可取之处,朕一时难以决断。这样吧,三日后,你们各自将详细的作战计划呈于朕看,朕再做定夺。”
赵恒与**对视一眼,目光交汇之处,仿佛有火花迸溅。他们深知,这三日,将是决定谁能挂帅出征的关键时期,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较量。必须全力以赴,精心准备,方能争取到这个为国家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宝贵机会。
退朝之后,德亲王赵恒径直回到王府,直奔书房。他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在书房内踱步沉思。桌上堆满了关于北凉的地图、情报和兵书战策。他时而驻足凝视地图,时而翻阅书籍,时而提笔记录下脑海中闪过的灵感。他深知,自己虽饱读兵书,但实战经验略逊于**,此次必须在谋略上做到极致,方能胜出。
他首先想到的是北凉的地理环境。北凉多草原、荒漠,骑兵机动性极强。若正面交锋,赵朝军队虽不畏惧,但难免伤亡惨重。于是,他计划在北凉军队的必经之路,利用地形设下埋伏。比如在山谷两侧布置强弩手,待北凉骑兵进入山谷,便万箭齐发,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同时,安排精锐步兵截断其退路,将其瓮中捉鳖。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他还设想了多种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案,如北凉军队识破埋伏提前撤退,或者分兵突围等。
此外,赵恒还考虑到了后勤补给的重要性。他深知,长途征战,粮草供应若出问题,必将不战自溃。因此,他打算在沿途设立多个粮草中转站,确保粮草能够及时、充足地供应给前线。并且,为防止北凉军队偷袭粮草,他计划安排一支精锐部队专门负责粮草的押运与守护。
另一边,武亲王**回到王府后,立刻召集自己的心腹将领。他在大厅内来回踱步,神色严肃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