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长沙郡 (第3/3页)
顺的这一决定意味着他们将成为同一条船上的人,共同面对接下来的风雨。
湖面上波光粼粼,夜色如墨,胡腾和赵顺划着小舟,带着窦辅在洞庭湖上疾行,试图摆脱身后追兵。
就在这时,一支箭矢划破夜空,直奔胡腾而来。胡腾迅速低头,箭矢擦过他的发梢,钉在了船舷上。
“他们动手了!”赵顺大声喊道,他用力一撑篙,船只拐进了一片浓密的芦苇丛中,试图甩掉追踪者。
“嗖嗖嗖!”突然间,三道寒光以品字形向正在划船的胡腾和赵顺飞来,箭矢精准地封锁了他们船只的前后左右,使得他们无处可逃。这是传说中的连珠三箭,一种需要极高技巧和熟练度的箭法,射手必须眼疾手快,巧妙地利用弓身残余的力量连续发射,非得多年苦练射术不可为之。
胡腾和赵顺眼见箭矢破空而来,瞬间反应过来。胡腾猛地一掌拍在船桨上,将小舟推向一边,赵顺则迅速蹲下身体,用力将船桨深深插入水中,借力使船身迅速转向。小舟在湖面上划出一道急促的弧线,仿佛一只灵活的鱼儿在水中穿梭。
“快低头!”胡腾大声警告,同时自己身体一矮,几乎贴在了船板上。赵顺也紧随其后,两人动作一致,小舟在他们的操控下,险之又险地避开了那致命的连珠三箭。
箭矢“噗噗”地射入水中,激起了一片水花。胡腾和赵顺趁机用力划桨,小舟如同离弦之箭般飞快地逃离了危险区域。他们的心跳如鼓,但双手却稳定有力,一次又一次地将船桨推进湖水深处。
“赵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必须得想个法子!”胡腾边划船边对赵顺喊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
赵顺瞥了一眼身后,只见水匪们的箭矢愈发密集,他咬了咬牙,决定放手一搏。“胡腾,我们得用计策,不能光是逃!”
就在这时,一支箭矢擦着胡腾的耳边飞过,他感到一阵凉意,但脚下不敢稍停。他迅速改变方向,开始在小舟上施行之字形游弋。在他们完成第一次转向的瞬间,嗖的一声,一支羽箭紧擦着船尾飞过,惊险至极。
与此同时,赵顺则利用船桨挡开了一支飞向窦辅的箭矢,他的动作熟练而迅速,仿佛在水中舞动的剑影。
胡腾和赵顺配合默契,他们在湖面上左冲右突,巧妙地规避着箭雨。胡腾对箭矢的轨迹预判得越来越精准,而赵顺对船桨的控制也愈发娴熟。虽然形势危急,但两人始终没有被箭矢击中。
眼见追兵的箭矢愈发紧迫,胡腾的眉头紧锁,他迅速从背包中取出一张精巧的小型弩,这是离开洛阳时他为自己准备的秘密武器。他心中迅速构思出一个大胆的反击计划。
胡腾迅速抓起一块帆布,用油浸湿后,又从火折子中取出火星,小心翼翼地将帆布点燃。火光在夜色中跳跃,他将燃烧的帆布撕成条状,紧紧缠绕在一支弩箭的箭头周围。
他动作熟练地装箭、拉弦,然后瞄准追兵中最靠近的一艘船。胡腾深吸一口气,用力扣下了发射机关,弩箭带着火焰,如同流星一般划破夜空,直奔目标而去。
火矢准确无误地射中了那艘船的帆布,火焰瞬间蔓延开来,吞噬了帆布,点燃了整艘船。水匪们惊慌失措,尖叫声和混乱声此起彼伏,他们忙于扑灭大火,无暇再顾及射击。
趁着这个机会,胡腾和赵顺加快了划船的速度,小舟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湖中的芦苇丛。箭矢在他们的头顶呼啸而过,但已是强弩之末。
“我们快到芦苇丛了,只要躲进去,他们就找不到我们了!”赵顺兴奋地喊道。
胡腾和赵顺终于将小舟驶入芦苇丛中,箭矢无法穿透密集的芦苇,他们暂时安全了。在芦苇丛中,他们静静等待,听着湖面上追兵的搜寻声逐渐远去。
在洞庭湖的深处,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来临。胡腾、赵顺和窦辅终于摆脱了水匪的追击,他们的小舟在湖面上轻轻摇曳,仿佛一只疲惫的鸟儿找到了栖息的枝头。
经过一夜的惊心动魄,三人虽然疲惫不堪,但心中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喜悦。窦辅紧抱着胡腾,小脸上满是感激和敬仰。赵顺则望着湖面,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知道,他们虽然逃过了一劫,但未来的路还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随着太阳的升起,湖面上的雾气渐渐散去,一束束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美得如同仙境。胡腾和赵顺合力将小舟划向岸边,他们需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息,并重新规划接下来的行程。
在湖边的一处隐蔽的小湾,他们悄悄靠岸。胡腾和赵顺轮流守夜,确保窦辅能够安全地休息。小窦辅在胡腾的安抚下,很快进入了梦乡,他的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仿佛在梦中已经忘记了所有的恐惧和不安。
日上三竿,胡腾将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赵顺,一方面感谢他危难时刻不离不弃,一方面也是补偿他的船。
赵顺接过钱币,眼神中闪过一丝感动,两人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相互深深一揖。随着赵顺的船渐渐远离,胡腾站在岸边,目送着这位老船家,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湖面的弯曲处。
胡腾转身,目光在湖边的芦苇丛和树木间穿梭,确认没有追兵的踪迹后,才放心地重新启程。
这一次,胡腾变得更加谨慎。他选择了湖边的一条小径,这条小径隐蔽在茂密的树丛中,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他避开了宽敞的大道,以免再次遭遇水匪的袭击。每走一段路,他都会停下脚步,倾听四周的动静,确保自己的安全。
几日后的清晨,胡腾牵着窦辅的小手,终于踏上了长沙城外的土地。望着那高耸的城墙和繁忙的城门,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激动。到了长沙城,就离他的家乡桂林郡不远了。
长沙城虽然没有北方那般银装素裹的雪景,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天空总是显得格外的高远和湛蓝,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相比北方的严寒,这里的冬天显得温和了许多。
薄雾笼罩着整个城市,远处的岳麓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泼墨山水画。太阳缓缓升起,雾气逐渐散去,露出城市的轮廓。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和樟树的叶子已经落了大半,只剩下零星的几片,在寒风中摇曳。
进入城中,胡腾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街道两旁,商贩们吆喝着售卖各种货物,有新鲜的蔬果、刚出炉的糕点,还有精美的手工艺品。行人们穿梭其间,或交谈,或讨价还价,一派热闹非凡的市井景象。这与桂阳郡的集市如此相似,让胡腾感到一种熟悉的温暖。
长沙郡的居民们穿着打扮也与桂阳郡的风俗相近,妇女们身着绣花的长裙,头戴银饰,男子们则多穿着宽松的布衣,头戴斗笠。这些服饰的样式和色彩,让胡腾仿佛回到了家乡,那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更让胡腾感到亲切的是,长沙郡的饮食习惯也与桂阳郡颇为相似。街边的小吃摊上,熟悉的米粉、酸笋、腊肉等食物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他的胃口大开。他带着窦辅找了一家看起来干净整洁的小店,点了一碗米粉,那熟悉的味道让他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胡腾听着周围人们交谈的方言,虽然与桂阳郡的口音有所不同,但那种南方特有的腔调和韵味,让他感到格外的熟悉。这种相似性让胡腾感到欣慰,他知道自己虽然还在逃亡之中,但至少在这里,他能找到一丝家乡的影子,能让他和窦辅暂时忘却旅途的艰辛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