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荆州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八章 荆州郡 (第2/3页)

在这光天化日之下露白?”

    胡腾的话让壮汉们微微一愣,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在考虑是否应该相信这个陌生人。胡腾趁机从袖中取出几枚铜钱,轻轻放在桌上,继续说道:“各位兄弟,如果我的到来给你们带来了不便,我在此表示歉意。这些铜钱,权当是我请各位喝一杯,算是赔个不是。我还有要事在身,就不打扰各位的雅兴了。”

    “你打发要饭花子呐,几个钱就想走?”其中一名壮汉叫道,“一个行商还配两把宝剑,一看就有古怪,要走也得把这剑留下!”

    胡腾面不改色,他早已料到这些壮汉不会轻易放过他。他轻轻拍了拍腰间的剑柄,语气坚定地说:“这位兄弟,剑是防身之物,在这乱世之中,不带些家伙怎么行?这两把剑跟了我多年,就如同我的手足,若是留下,岂不是让我成了废人一个?”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那名壮汉,继续说道:“再者,这两把剑并非寻常之物,确实有些价值,但它们是我行走江湖的凭证,也是我对故人的念想。若是在下真的将剑留下,恐怕日后在江湖上也无法立足。各位若是真的需要,我身上还有些银两,虽不多,但或许能解各位一时的燃眉之急。”

    胡腾一边说,一边从怀中取出一些银两放在桌上,声音更加诚恳:“我初来乍到,不想与人结怨。这些银两,就当是给各位兄弟的一点茶水钱。若是各位还不满意,我愿与各位到官府理论,看看谁才是真正该留下剑的人。”

    胡腾主动提出到官府理论,也是对壮汉们的一种试探,看他们是否真的敢在官府面前闹事。壮汉们面面相觑,他们本就是些街面上的混混,若是真的闹到官府,对他们并没有好处。

    头领冷笑一声:“虚张声势,劝你乖乖跟我们走一趟,免得在这里伤了和气。”

    胡腾听出了这人话语中的威胁之意,他扫了一眼四周,酒肆的客人们都避之唯恐不及,只有伙计紧张地看着这边,显然不敢插手。

    “如果我拒绝呢?”胡腾语气坚定地说。

    头领脸色一沉,猛地伸手去抓胡腾的衣领,但胡腾早有准备,迅速侧身躲开,同时出手如电,抓住头领的手腕用力一扭,那头领立刻发出杀猪般的嚎叫,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弯下了腰。

    其他几个壮汉见状,纷纷拔出腰间的刀剑,准备围攻胡腾。酒肆内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其他客人见状纷纷躲避,有的甚至已经逃出了酒肆,一场激烈的冲突眼看就要爆发。

    胡腾抓着头领,言语上继续示弱:“各位,我真的不想惹事,但若是逼不得已,我也只能自卫。”然而,他的力气却加大了几分,逼得头领的脸色由红变紫,显然是痛苦至极。

    “停!”头领终于忍受不住,大声喊道,“停手,我们走!”他向其他壮汉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收起武器。

    胡腾缓缓松开了手,但他的目光仍旧锐利地盯着众人,以防他们有进一步的举动。头领揉着手腕,恶狠狠地瞪了胡腾一眼,然后带着手下们灰溜溜地离开了酒肆。

    酒肆内的气氛渐渐缓和,胡腾则回到了座位上,继续静静地等待着窦辅。他知道,这次的冲突虽然暂时平息,但恐怕以后的日子不会那么平静了。他必须更加小心,同时也要尽快查明,到底是谁在暗中对他下手。

    不一会儿,老板娘抱着孩子和老板一起出来了,孩子在她怀里安静地睡着,脸上还带着一丝红润。老板娘轻声说道:“这孩子真是乖巧,在我怀里就不哭了。”

    胡腾坐在桌边,轻轻吁了一口气,他知道他们肯定也听到了先前自己与那伙人的冲突,但故作不知,这种不言而喻的智慧让他感到一丝温暖。

    他抬头看向老板夫妻,只见他们依旧忙碌着,手法熟练地擦拭着桌椅,收拾着碗碟,似乎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胡腾心中暗自庆幸,这样的老板不仅聪明,而且深谙生存之道,在这乱世之中,能够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实属不易。

    胡腾站起身,走到老板娘身边,低声说道:“东家,谢谢你的沉默和理解。今天的事情,我会记在心里。”他掏出一小块银子,放在桌上,“这点银子,算是补偿刚才的打扰,也感谢你的热酒热菜。”

    老板娘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看着胡腾,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客官客气了,这银子我收下了,但不是为了刚才的事。在这襄阳城,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她顿了顿,又说道:“客官看起来不是普通人,这世道艰难,行事还需谨慎。若是不嫌弃,我这里随时欢迎你来。”

    胡腾点了点头,对老板娘的提醒心中感激,他知道自己在这里已经引起了注意,不宜久留。他转身回到座位上,拿起自己的剑,轻轻拍了拍窦辅的肩膀,准备离开酒肆,继续他们的旅程。

    在离开之前,胡腾再次向老板和老板娘投去感激的目光,而后带着窦辅,悄无声息地离开。他知道,无论前路如何艰难,总会有像这样善良的人在,这也让他在乱世中多了一份坚持和希望。

    胡腾来到城门处,远远望见守城的士兵们披着厚重的皮甲,上面沾满了雪花,显得更加沉重。他们手持长矛,眼神坚定而警惕,笔直地站着,仿佛雕塑一般。胡须和眉毛上挂着一层薄薄的霜花,随着他们的呼吸,偶尔有水汽凝结成霜,随即又被寒风带走。

    城门下的雪地上,车辙和马蹄印交织在一起,运送粮食的商队,传递消息的驿卒,归乡的旅人,都在这城门下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城门上方,悬挂着巨大的匾额,上面刻着“襄阳”两个大字,字迹在风雪中愈发显得苍劲有力。城门两旁,摆放着威风凛凛的石狮。

    胡腾从城门处缓步走出,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了城外。他的目光被远处的树林所吸引,枝头挂满了白雪。偶尔,有几只耐寒的鸟儿从树枝上腾空而起,清脆的鸣叫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划破了长空的寂静,给这寂静的冬日增添了一丝生机。

    他继续前行,来到田野间。原本金黄的麦田和翠绿的菜地,如今都被大雪覆盖,一片洁白。只有那一排排整齐的篱笆,在雪地的映衬下若隐若现,勾勒出田地的轮廓。农民们早已回到家中,围坐在火塘边,享受着冬日里难得的闲暇时光。胡腾想象着屋内温暖的火光和欢声笑语,心中涌起一丝羡慕。

    走到汉水边,胡腾看到船只减少了出行,只有几艘渔船在冰面上凿洞捕鱼。河岸边的柳树挂满了晶莹的冰凌,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响声。他凝视着结冰的河面,心中盘算着如何南下到荆州。

    要想南下,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渡过汉水。他沿着河岸寻找,希望能找到一艘愿意冒险的船只,或者是能够协助他渡河的渔夫。经过一番打听,他得知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渔夫,经常在冰面上捕鱼,对汉水的习性了如指掌。

    胡腾找到了这位老渔夫,说明了自己的意图。老渔夫一开始犹豫不决,但在胡腾的诚恳请求下,终于答应帮助他。他们商定,第二天一早,趁着冰面还未结得更厚,利用渔船在冰面上凿出一条水道,冒险南下。

    夜幕降临,胡腾在老渔夫的家中借宿了一晚。他望着窗外的雪景,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明天能够顺利渡过汉水,到达荆州。

    但外面的风雪似乎没有停歇的迹象。他躺在床上,耳边是风声和雪粒敲打窗棂的声音,心中不禁担忧明天的行程。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胡腾早早地起床,走到屋外查看天气。只见天空依旧阴沉,雪花虽然小了些,但风势依旧猛烈。他来到河边,只见河面上一片白茫茫,冰层冻得更厚了。

    老渔夫也起了个大早,他看着河面,皱起了眉头。他转身对胡腾说:“后生,今天这天气,过河怕是不容易。冰层厚,风又大,我这艘船肯定是不能用的。”

    胡腾心中一紧,但他还没有放弃希望,拱手问道:“老伯,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