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年少的天子 (第3/3页)
作倒快。”
曹节听出刘宏语气中的不满,他轻声细语,似乎在提醒又像是在闲谈:“老奴虽没读过什么书,却也听人说过我朝高祖皇帝,曾忧心吕氏之患。吕后确有理国之才,但吕家倚仗与皇室的姻亲关系,独揽大权,祸乱朝纲。还有孝武帝时卫思后的弟弟卫青、侄儿霍去病,他们虽为皇室立下赫赫战功,但权力之重,也曾引起朝野侧目。”
刘宏摇了摇头:“可是我,我都不懂这些,该怎么办呢?”
曹节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冲、质、桓三代,外戚大将军梁冀横行朝堂近二十年,甚至敢于鸩杀天子。殿下此次仓促即位,老奴恐怕窦将军和窦太后即便不敢效仿梁冀,但前汉孝宣皇帝与霍光故事也不可不防。”
刘宏闻言,不由得一阵心惊。“那……那该如何是好?”
曹节轻轻拍了拍刘宏的手,语重心长道:“陛下亦不必过于忧心。如今朝中之形势,自不及古时之严峻,陛下圣明,定能从中汲取教训,使朝政清明,百官各司其职,国家自然能长治久安。陛下乃真龙天子,理应亲政。窦氏纵然万人之上,也终究在陛下一人之下。老奴们虽然身份卑微,但却是殿下最忠诚的臣子。我们没有家族牵绊,一心只为陛下着想。陛下若能信任我等,我等必当竭尽全力,协助陛下治理天下。”
刘宏听完,感激地看着曹节,重重地点了点头。
正月二十,己亥日,刘宏的车队抵达了洛阳城外夏门亭。远远望去,只见重重宫城高耸入云,城墙厚实坚固,其上旌旗飘扬,士兵们身披铠甲,手持长矛,警惕地巡视着城池。宫城的大门紧闭,门楼上刻着精美浮雕,赤色凤鸟于青色祥云间若飞若扬。
刘宏知道,这里就是洛阳北宫正门,专供天子出入的朱雀门了。
沉重的门扇在众多士兵推动下缓缓开启,门缝中透出金碧辉煌的光芒。随着门扇的完全开启,一条宽敞的通道显露出来,两旁的士兵肃立,目光炯炯。
错落有致的殿堂中,许多身着华服的宫女翩然而出,宛如天上仙子下凡,手捧香炉,轻移莲步,引导着车队缓缓前行,为这庄严宫殿增添了一抹柔美色彩。
就在此时,刘宏看到一队盔甲鲜明的士兵大步迎了上来,行进得法,令行禁止,为首的是一名威严的中年男子,手中持有符节。
不用曹节提醒,刘宏也明白此人就是大将军窦武了。
刘宏仔细打量着窦武,只见他相貌堂堂,气宇轩昂,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与温和亲切的曹节形成了鲜明对比。
“陛下,臣恭迎圣驾!”窦武上前拜道,声如洪钟。
刘宏被这阵仗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向后缩了缩。他转头看向曹节,只见曹节冲他微微点头,眼中满是鼓励。
刘宏这才鼓起勇气,学着大人的样子说道:“平身吧。”
窦武起身后,目光在刘宏和曹节之间扫视了一圈,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恢复了恭敬的姿态,将刘宏牵引下车,开始向他介绍登基仪式。
刘宏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头晕目眩。他再次看向曹节,只见曹节冲他露出了一个安慰的笑容。这个笑容让刘宏稍稍安心,但他仍然忍不住紧紧抓住了曹节的衣袖。这个动作令窦武的眉头紧了一紧。
在窦武的引领下,刘宏踏入了洛阳城,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然而,他并不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已经无意中卷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而他的每一个选择,都将深刻影响这个帝国的命运。
当晚,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刘宏辗转难眠。明天就是他的登基大典,可他心中充满了忐忑。就在此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
“是谁?”刘宏警惕地问道。
“陛下,是老奴。”曹节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刘宏松了口气,连忙说道:“曹常侍请进。”
曹节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将汤碗放下才道:“老奴担心陛下辗转难眠,特地命御膳房熬了一碗安神汤。”
刘宏心中感动,接过汤碗小口啜饮起来。曹节坐在床边,轻声问道:“陛下可是在为明日的大典担忧?”
刘宏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又说道:“不仅如此,我还在想,我真的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吗?”
曹节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陛下年少登基,确实任重道远。但只要陛下心怀天下,勤政爱民,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刘宏听完,心中稍安,但仍有疑虑:“可是……我对朝政一无所知,该如何处理那些复杂的政务?”
曹节微微一笑,说道:“陛下不必担心。有老奴们在,必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只要陛下信任我等,假以时日,定能熟悉朝政,亲理天下。”
“曹常侍,”刘宏真诚地说,“有你在我身边,我就安心多了。”
曹节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但很快就被欣慰取代。他恭敬地说道:“老奴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信任。”
就这样,在曹节的安抚下,刘宏渐渐安心,进入了梦乡。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信任交付给了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而这个选择,将会给这个帝国带来怎样的影响,此时的刘宏还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