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一封书信 (第2/3页)
多吃的给他们,所以反贼必然要派出队伍劫掠,否则迟早在山里饿死自己。
此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各方严加警戒,预防叛军的劫掠,同时多多派出斥候、探子,最好能够跟上叛贼劫掠的队伍,找到罪状元的大本营。
至于大军,自然是能不动就不动,哪怕要动也是在一些重地预先设好伏击,来面对可能存在的反贼队伍。
此举不可谓不明智,稳扎稳打,优势在我!
反贼跟朝廷耗?
知不知道什么叫地大物博,知不知道什么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唯一的问题是,此法见效慢,时间长,并不符合朝廷的心意。
你做的对,但我不喜欢!
从春末到入秋,柳三元顶着庞大的压力坚持了小半年,终于在一封圣旨面前顶不住了。
皇上要求他不管采用何种办法,冬季之前必须想办法剿灭反贼,最晚最晚也不能超过今年。
同时朝堂之上,也多有弹劾他的声音,举报他的不作为,甚至还有人说他有意放纵反贼!
否则的话,朝廷大军怎么能小半年都没什么动作呢?
让你过去郊游去了?嗯?
收到圣旨的当日,柳三元在房间中破口大骂。
一群酒囊饭袋,如今已是入秋,距离秋收左右不过月余的时间,到时候已经被他这般严防死守饿了小半年的反贼肯定会有所行动。
再不出来,饿死他们!
他以最不消耗民力的办法来应对反贼,才让反贼的势力没有一直扩大下去,甚至内部说不定都出现了矛盾,现在竟然成为了攻讦他的理由?!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但......
没办法。
军令如山。
你可以不干,绝不能不听。
入秋之后,柳三元一直按捺的大军也终于有了行动,却多是浅尝即止,搜山检海必不可能,所消耗的民力和时间无论是他还是朝廷,都无法承受。
于是柳三元在反贼所流转的几处重地设下大军把守,同时派出的各方探子、斥候的数量大增,力求尽快抓到反贼行踪,赫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