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57、爱幻想的三位同学 (第1/3页)
当米哈伊尔和别林斯基动身去往《祖国纪事》的出版商克拉耶夫斯基那里的时候,涅克拉索夫也跟了上来。
他倒是不用去领稿酬,但关于《彼得堡文集》这本文集的事,他还是要同米哈伊尔和别林斯基再商量一下。
说起来在同时代的诸多大作家中,涅克拉索夫才是真正具有商业头脑的那个人,其他人不是贵族就是赌鬼,再就是经典的穷光蛋。
而除了这几年很能肝以外,涅克拉索夫早就试着出版了几个小文集,并且赚到了不少外快,尝到甜头之后,涅克拉索夫就准备搞一把大的,而且不止一次地跟别林斯基提到过此事。
当别林斯基得知了涅克拉索夫的这个想法后,当即就热情地参与到了这项出版工作之中。
他以他自身的影响力开始向各个他所熟识的知名作家、诗人和其他艺术家写信,向他们索取稿件或者其它作品
而在这一过程中,别林斯基也是充分发扬了俄国文学圈劫富济贫的传统,他认为拥有资产的作家不应当接受涅克拉索夫的钱,他在宣传中说,帮助一个贫苦的同行摆脱困境,使他能够自由呼吸和做他心爱的工作,这是每个作家的义务。
听起来似乎有点太理想主义了,但在这年头确实有很多人纷纷响应,在这其中,屠格涅夫贡献出了他的诗歌和短篇小说,后来被称为“俄国SH主义之父”的赫尔岑化名伊斯坎德尔,提交了自己的政论和小说。
目前这位暴躁老哥在莫斯科,米哈伊尔想要见到他估计还要再过段时间,而他的故事当然称得上一句波澜壮阔,但暂且还是放到后面再谈。
然后大翻译家克罗嫩贝格交出了一篇翻译方法论文章,索洛古勃伯爵交出了一个剧本和一篇小说,奥多耶夫斯基公爵交出了一部中篇小说和一篇哲学论文,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诗人和作家都免费交出了自己的稿件。
而诗人和作家们都这样了,俄国的艺术家们当然也不能丢份,于是大画家阿金免费为整本杂志设计了插图,大雕刻师为他们免费刻了版………
那么别林斯基在做了这么多努力、用了这么多人情并且乐呵呵地为这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