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祖国纪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1、《祖国纪事》 (第2/3页)

着两人的手便重重地握在了一起。

    “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

    “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

    还不等米哈伊尔开口表达一番对这位当今文坛领袖的敬仰,脸上分明闪烁着激动的光辉的别林斯基就率先开口道:

    “年轻人,一位漂亮的年轻人!你写的实在是太好了!这就是我想在俄国文坛上看到的作品,与俄国大地血肉相连有着某种潜在的律动的作品!”

    “您过奖了。”

    不等米哈伊尔再谦虚两句,对方就接着说道:

    “我已经迫不及待要为你写评论了!我有太多想说的东西了!《苦恼》很好,《万卡》更是直戳我的心窝,没有人会不为他而落泪的,尽管如今俄国的现实还要比小说更为沉重。”

    显而易见,这位杰出的评论家丝毫没有什么文坛领袖的架子,拉住米哈伊尔就说个不停,过了许久后三人才正式坐下,而坐下之后,再次表露了对于米哈伊尔的赞赏以及对他未来的期许之后,别林斯基便说起了这两篇稿子的安排:

    “下个月,就在下个月怎么样?我会尽我的全力将我的评论写出来,然后一起放在《祖国纪事》上。

    现在的报刊审查制度很严,但是你这两篇作品应该没有问题,只要不涉及沙皇、大臣和那些贵族老爷们,俄国的人民怎么样,呵!他们可没空管这个。”

    “十分期待你的评论,我之前常常在杂志上读到你的文章,再没有比它们更好的评论了。”

    这倒也算不上什么客套话,从脑中的那些记忆里来看,米哈伊尔是没少看这种东西的,看到动情处还会跟身旁的同伴激情讨论,有一次因为说得太过忘我,险些直接被带到警局挨上一顿土豆一样大的拳头。

    “但是亲爱的米哈伊尔,有件事我必须得告诉你。”热情过后,显示出了一种宽厚的别林斯基说道:“你写的东西很有可能是会被保守派给攻击的,就像果戈理那样,仅仅是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