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俄国文学界白月光——别林斯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8、俄国文学界白月光——别林斯基 (第3/3页)

性意义的作品!”

    “什么?真的吗?”愣了一下,看上去有点憔悴的别林斯基猛地站起,看上去有些枯槁的脸上在这一刻仿佛焕发了光彩一般,只见他直接急匆匆地就走了过来,嘴上还连忙道:

    “拿给我看看吧尼古拉!你知道,文学评论有时候必须要依托足够优秀的作品,不然我说服不了自己,也说服不了那些读者,更谈不上说服那些喋喋不休的老顽固了!”

    “拿去吧!我相信你一定会感到吃惊的。”

    将手稿递给明显有些激动的别林斯基后,涅克拉索夫并未走动,而是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了下来,等待着别林斯基看完这两篇小说后的反应。

    不多时女仆送上了茶水,别林斯基也是极为认真的看起了这两篇小说当中的第一篇:《苦恼》。

    “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约纳·波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

    他在赶车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

    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

    寥寥几笔,就已经勾勒出一个孤零零的冬夜马车夫的形象,也一下子就让别林斯基回想起了他在圣彼得堡的冬天,看到的一位又一位面容枯槁的马车夫。

    那么这篇小说要写什么呢?

    一位马车夫在冬夜里等客人、受苦受难的故事?

    这样的话或许并没有太大的新意,毕竟相关的描写在伟大的普希金和果戈理那里已经有了精彩的描写。

    或许他也能写的不错,但也担不起涅克拉索夫那样的赞誉。

    虽然想到了这里,但从来不轻易下最后的判断的别林斯基还是继续往后面看了下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