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纹银入京城,黑夜铳响灭狗官 (第3/3页)
。
李成心中铭记着系统赋予的使命,他沿途探询,脚步轻快而目的性明确地穿梭于街巷,最终抵达了那位刘姓贪官藏身的驿站附近。
他择了一处简陋至极的柴房作为临时栖身之所,这间小屋虽狭小且略显颓败,却足以遮蔽风雨。随后,李成忍痛掏出五两银子,换来了几份勉强果腹的食物。
那些所谓的吃食,实在是粗鄙不堪,珍贵的米面中混杂着大量的沙砾与粗糙的麦麸。一番采购之后,李成仅剩二两纹银叮当作响。然而,此行于他而言,所得远不止于此。
在购粮之时,他不经意间捕捉到了一旁小吏的低语,谈及今年皇上将大开恩科,广纳贤才。,给李成的心头带来了一丝意想不到的慰藉与希望。
说是什么大赦天下允文人才子来京赶考,在这般光景,真是荒唐至极,只不过这倒便宜了李成,李成打算杀了这狗官之后凭借自己前世积累的诗词歌赋谋取一个官身
思绪至此,李成毅然决然地用身上最后的二两银子为自己在闭月坊的选拔中谋得一席之地。随后,他信步于闭月坊周遭,目光不经意间被一圈巍峨的望楼所吸引。
那些望楼,本是城防之坚壁,用以捍卫一方安宁。然而,大奉朝的腐败已如蛀虫蚀木,深入骨髓,吃空饷之风盛行,使得这些望楼渐渐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无人问津。这对李成而言,却无疑是天赐良机。
夜幕低垂,京城被一层如墨般深沉的黑暗所笼罩,繁华与破败交织其中,显得既神秘又苍凉。李成心中暗自盘算,只待夜深人静之时,便潜入那望楼,用火铳打死那狗官。
在那寒风凛冽的岁月里,无数贫苦大众与流离失所的百姓紧紧相依,用彼此的体温抵御着刺骨的寒冷。有的人,仅仅为了寻得一处简陋的避风港,便不惜拳脚相向,甚至以命相搏;有的人,只为争夺那一口维系生命的微薄麦麸,手足亲情瞬间化为乌有,反目为仇。
而在这苦难深重的背景之下,京城之内,权贵们的奢华生活却依旧奢靡丝毫不受外界动荡的影响。
闭月坊内,灯火璀璨如昼,映照出一片纸醉金迷之景。
那位姓刘的官员,一脸惬意地沉浸于温柔乡中,他的艺伎娇柔妩媚,正尽心尽力地侍奉着他,丝毫不知外界疾苦,更未曾料想,就在这繁华背后的阴暗角落,一支冰冷的火铳正悄然对准了他,死亡的气息悄然蔓延。
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夜的寂静,一颗铅弹如流星般疾射而出,精准无误地穿透了那位正对艺伎上下其手的刘主簿的胸膛,一切美好与罪恶,在这一刻,都戛然而止。
随后,李成身形微沉,如同夜色中的一抹轻影,快步穿梭进那条白日里已悄然探明的幽邃巷弄,不一会儿,便融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踪迹难觅。
与此同时,一位身着儒衫的中年人,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随后轻轻转身,也悄无声息地遁入了夜的帷幕,只留下一抹不易察觉的暗影。
此刻,闭月坊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往日的繁华与宁静。
刘姓官吏颓然倒地,身陷猩红,如同秋日落叶般无助。这一幕,对于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鲜少触及世态炎凉的官老爷们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惊恐与混乱迅速蔓延,他们或尖叫,或踉跄,彼此推搡,争相逃离这座即将被黑暗吞噬的楼阁,场面一度失控,宛如末日降临前的慌乱逃亡。
当城防军的步伐终于回荡在石板路上,急切地奔赴而来之时,迎接他们的却是权贵们慌不择路的身影,如同惊弓之鸟般拥堵在府邸的巍峨大门前。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贵公子们,此刻已全然失了风度,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城防军呼喊着,恳求着,,平时被自己吆五喝六的防卫军来护佑他们逃回那看似安全的温室之中。
现场乱作一团,喧嚣之声震耳欲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与无助,仿佛末日已至,唯有逃离方能求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