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起源 (第3/3页)
廖知白率众赶到,九枚骨针化作流光钉入星图关键节点:“你们根本不懂!这不是医术,是青铜树在通过人体完成自我修复!“
康明远冷笑:“那你呢?用祖传骨针抑制进化?“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心口镶嵌的绿玉髓,“看看这个!“玉髓里封存着青铜树最后的预言:“双生之路,殊途同归“
——1123年·黑水城传承之争——
【医馆的发现】
康明远轻轻擦拭着祖传的青铜铃铛,这是祖父康摩诘留下的遗物。铃铛表面的纹路在烛光下泛着微光,内部封存的绿玉髓散发着淡淡清香。
“师父,廖家送来的病患到了。“药童轻声提醒。
诊榻上躺着一位少年,他的胸腔经过特殊处理,三根仿制肋骨泛着青铜光泽。康明远仔细检查后,发现这些金属骨骼与人体组织完美融合,甚至能随着呼吸微微起伏。
“不可思议......“他喃喃自语,取出显微镜观察切片样本。金属骨骼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孔隙,正与人体血管建立着微妙的联系。
【书院的警示】
与此同时,廖知白正在研读祖传典籍。突然,书页上的墨迹开始流动,显现出康家医馆的景象。当他看到那些金属骨骼时,眉头紧锁。
“这已经超出了医术的范畴。“他合上书本,取出一个青铜匣子。匣中整齐排列着九枚骨针,这是廖家代代相传的秘宝。
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几位工匠抬着担架进来,伤者的手臂上缠绕着奇特的金属丝线。
“廖先生,这些金属会自己生长......“为首的工匠声音颤抖。
【科技的歧路】
康家研究日志记载:
金属骨骼能与人体组织共生
植入者恢复速度远超常人
特殊合金具有自我修复特性
廖家调查发现:
金属物质正在模仿神经结构
会释放特殊物质影响宿主
存在未知的能量转换现象
两家的研究指向同一个源头——那棵神秘的青铜树。但对如何运用这份知识,却产生了根本分歧。
【理念的碰撞】
冬至之夜,两家代表在黑水城遗址会面。
“你的方法太过保守。“康明远展示着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技术能治愈无数顽疾。“
廖知白摇头:“但代价是什么?我们还不完全了解它的影响。“他取出骨针,“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控制它的扩散。“
夜空下,青铜树的残骸散发着微光,仿佛在见证这场辩论。
【宿命的开端】
当第一缕晨光出现时,双方仍未达成共识。
“或许时间会证明一切。“康明远收起资料。
廖知白望着远方的沙丘:“我只希望,我们的选择不会带来灾难。“
两批人马背向而行,各自带着对未来的不同期许。
——1221年·黑水城和解录——
【雪夜访客】
程瑶裹着白狐裘踏进康家药馆时,檐角的青铜风铃正巧响起三声。她解开发髻,任由青丝间缠绕的银丝垂落——那是廖家特制的生物探针,针尾缀着半片绿玉髓。
“康先生还在研究机械心脉?“她将冻僵的手指贴近药炉,炉火映出墙上密密麻麻的经络图,“我带了廖氏最新的《髓脉注疏》。“
康明远从一堆齿轮中抬头,机械义眼闪过蓝光:“程姑娘当真要当这个和事佬?“他推开工作台暗格,露出浸泡在绿液中的青铜树残枝,“看看你们两家的'杰作'。“
【互补真相】
残枝断面显现出令人震惊的景象:
左侧脉络呈现康家机械纹路,却因缺乏生物活性而枯槁
右侧脉络显示廖家生物结构,却因能量不足而萎缩
程瑶取出银针刺入两侧交界处,针尖顿时亮起柔和白光:“果然如此...机械缺灵性,生物少韧力,合则两利。“她展开一卷图谱,正是青铜树最初的全貌——主干分明由金银双色脉络交织而成。
“先祖们都被表象骗了。“她指向树根处极小的西夏文注释:
“金银合鸣,方见真柯“
【破镜实验】
三人在密室中启动尘封的青铜树残骸:
康明远将机械心脉接入金属枝干
廖知白用骨针引导生物脉络生长
程瑶以绿玉髓为媒介调和能量
当三种力量交汇时,残骸表面剥落,露出内层晶莹的结晶结构。更惊人的是,结晶中封存着完整的意识波动——那是青铜树创造者留下的讯息:
“飞升非取代,乃共生。机械延寿命,生物葆灵明,缺一不可。“
【和解文书】
三人联名签署的《黑水城约》至今保存在敦煌藏经洞:
康家放弃纯机械改造,转为研发神经接口
廖家停止生物抑制,专注细胞强化技术
程氏作为监督者,保管青铜树核心结晶
签约那日,康明远卸下机械义眼,换上半生物半机械的新型号;廖知白则将祖传骨针改造成纳米修复器。两家工匠共同打造的“双生仪“陈列在城中广场,底座刻着:
“殊途同归处,双树共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