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章 思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3章 思虑 (第2/3页)



    许怀夕低头看自己的布鞋——果然,右脚的鞋跟已经开了线。

    早饭后,两人蹲在准备中田的地方松土。

    许怀夕握着沈挽恙改良过的小锄头。

    柄短了三寸,更适合女子力道。

    她一边刨坑一边偷瞄身旁的人。

    沈挽恙刨土的姿势很特别,先以脚尖轻点确定位置,再下锄,像是把种地当成了某种精准的谋算。

    “挽恙,若是种成了江南稻……”

    她往坑里撒着苜蓿籽,“您说咱们能不能酿米酒?”

    沈挽恙手腕一顿:“《北山酒经》载,糯米酒需发酵月余。”

    “我知道!”

    许怀夕眼睛亮起来,“可以埋在炕洞里,恒温……”

    话没说完,她的锄头突然“铿”地撞上硬物。

    扒开土层,竟是半块生锈的犁铧。

    前朝屯田遗物。

    沈挽恙用袖角擦去锈迹,露出底下刻的字:“贞观七年……”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起《北疆志》里的记载

    贞观年间,这里曾是军屯粮仓。

    “看来我们不是第一个试的。”许怀夕笑着说。

    沈挽恙将犁铧碎片埋回土里:“也许你会成功!”

    毕竟许怀夕的能力他是知道的。

    油灯下,许怀夕认真誊写着春耕计划。

    沈挽恙坐在对面批阅屯田文书,时不时提笔添几句。

    烛火将他修长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流动的墨竹图。

    “挽恙”,许怀夕突然抬头,“若是……若是朝廷召您回去……”

    笔尖在纸上洇开个墨点。

    “不会。”沈挽恙声音平静,“流放罪民,非赦不还。”

    许怀夕盯着他骨节分明的手。

    那里本该握黑白棋子,如今却长满握锄磨出的茧。

    “但你教我的这些……”她指向满桌图纸,“总该有人传承。”

    沈挽恙搁下笔,从案头抽出一本装订粗糙的册子。

    许怀夕翻开,发现全是水利农事的要诀,字迹工整如刻版,每页边角却都画着小小的图示。

    如何绑暖棚的绳结、怎样辨别土质……甚至还有她自创的“铁钎炭烤法”的改良步骤。

    “给你的。”他轻咳一声,“开春后,李校尉会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