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章 余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66章 余波 (第1/3页)

    后面的节目时间,则给到了演播室。

    除了小撒,还请了一位法学方面的专家。

    讨论的重点就是法律认可的正当防卫范围,以及,遇到危险如何自救。

    最后再评价一下秦大野的操作,分析优缺点,给出一些建议。

    还是以肯定为主的,那位专家讲的也很实在,没人能保证绝对的万无一失,而且秦大野面临的致命危机也不止一次。

    算算的话,巧了,还真对上了那句成语——九死一生。

    所以相对于秦大野的情况,事后分析的建议也只能是提高生存率,却无法保证一定成功。

    最后定了基调,希望秦大野的案例能帮到一些人,能促进治安基础建设,做到警钟长鸣,毕竟最重要的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没用的套话?还真不是,为什么公开讲话时需要演讲稿?不是为了讲的精彩,而是为了别讲错话。

    就在观众以为节目就该结束了的时候,在出字幕之前,镜头忽然又是一切,给到了案发现场。

    警察:【对了,你之前说歹徒用枪逼着你唱歌,这段经历……】

    秦大野:【是我赢了,我想……试试……】

    歌声响起。

    清唱,还有非专业收音导致的沙沙杂音。

    但对应之前种种,这首歌的歌词,竟然对应了秦大野的遭遇和应对!

    没错,对歌曲音乐的感受是很私人的,同一首歌,有人爱听有人不爱听。

    问题是刚刚了解了事情始末,心情正激荡之极,共情感也就来了。

    何况《人是》本就是一首气势磅礴的歌曲,从应景的角度来说,能共情的观众,感触只会更深。

    (不能的共情的强求不来,吸取教训了,歌曲这玩意儿真的太私人,没感觉就是没感觉,硬写是找死。)

    然而一首歌唱完后,竟然还没完,跟着又是一首《凉凉》。

    不过这首歌就不一样了,从噱头的角度来说,对每个观众的吸引力都要远超《人是》。

    观众可正好奇着呢,到底是什么歌能让歹徒找别的理由杀秦大野。

    在歌声中,在字幕中,节目结束了。

    但是余波,没结束。

    毕竟不是所有人中午都有时间看《今日·说法》,也不是所有人都感兴趣。

    但看过首播的人被刺激大了,总有忍不住安利亲朋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