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章 渔获爆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6章 渔获爆桶 (第3/3页)

它们到哑巴河里游荡,以捕捉小鱼小虾为食,傍晚回来时喂上一把谷子,这样虽然也省心,但生下的鸭蛋都比较小,不好向外出售,只能留给自家人吃。

    “哈哈哈,今日运气不错,又拾到了两个大鸭蛋。”周隆大声笑道。

    周兴看着老弟周隆从鸭舍中捡完鸭蛋,这才换上腰靴,戴上手套,拿起那两只红色水桶,向屋前沟渠走去。

    “你帮我拿另外两只木桶。”周兴吩咐老弟道。

    周隆立即应承了下来,回答说,“好嘞。”

    他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但对于摸鱼捉虾之类,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

    在这个时候,太阳还没有升上来,沟渠上面漂浮着一层若有似无的水汽。

    一只只小龙虾密密麻麻地挤在沟渠中的水草上,那场景,仿佛是一场盛大而又无声的集会。它们暗红色的外壳,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宛如被精心打磨过的铠甲。

    这些小龙虾的钳子大多微微张开,触须有气无力地摆动着,仿佛在向世界诉说着缺氧带来的痛苦。

    周兴也不磨叽,他立即涉入水中,专挑那些个头大的小龙虾,飞快地捡拾起来。

    和县城大排档老板唐胖子达成的收购价格是二毛八分钱一斤,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捡钱,越捡越兴奋。

    不大一会儿,他带来的这只水桶便装满了小龙虾。

    周兴便将这只水桶递到岸上,转交给老弟周隆,又从周隆手中接过另一只空桶,再度工作起来。

    两只新买的红色水桶装满后不久,周隆从家里带来了那两只木桶,也很快被小龙虾填满了。

    “差不多了,可以收工了。”周兴说道。

    今天的收成不错,但这是他大规模捕捉小龙虾的第一天,能有这么丰盛的收获,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等到再过几天,他将屋前这条沟渠都扫荡一遍之后,便不能继续指望渔获爆桶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需要为自己大规模捕捉小龙虾的行为打掩护。

    要不然,附近村民都知道捕捉小龙虾能挣到钱,那他这个无本生意也做不了太久。

    周隆将小龙虾剥肉,喂给自家的鸭子吃,这当然算是一层掩护;昨天放在沟渠里的那二十张地笼网,则是另外一层掩护。

    将四只装满小龙虾的水桶挑回家,倒进自家水缸后,周兴便又提着一只红色水桶,重新走到沟渠之中。

    他需要查看一下,经过一个晚上之后,这些地笼网将会给他带来多少惊喜。

    前三个地笼网,都只有一些小龙虾、小泥鳅之类,渔获不多,连路过的村民们,看后都只摇头。

    “这些新买的地笼网可不便宜啊,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天才能回本?”有人取笑道。

    周兴回答道,“哎,也是我一时异想天开,做下了这笔亏本买卖。”

    正说着,周进突然感觉手中的木棍有些沉,他顺着木棍上的绳子,把第四个地笼网提了起来。

    好家伙,里面居然有两条大黑鱼,在网中左右翻腾。

    “你小子发财了,这两条大黑鱼,怕是加起来有四五斤重。”岸上有人惊叹道。

    “运气,运气,这都是运气啊。”周兴开心地说道。

    根据他先前在县城农贸综合市场的了解,牛肉八元钱一斤,草鱼四元钱一斤,鸡蛋两元钱一斤,而野生黑鱼的价格,则达到了六元钱一斤,且供不应求。

    虽然还比不上牛肉,但在本地淡水鱼类中,也算是昂贵品种了。

    因为在本地方言中,黑鱼也叫做财鱼,沾上了一个大吉大利的彩头,故而人们在宴请贵宾时,这算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珍贵菜肴。

    小心翼翼地将这两条大黑鱼,倒进手中红桶,周兴感觉自己嘴角边上的笑意,都有些压抑不住了。

    这两条大黑鱼,少说也能卖出二十多块钱,都足够他去榆州县城跑上两个来回了。

    随后的十几只地笼网,表现也很不错,除了收获大半桶小龙虾之外,还有四五斤黄鳝,一两斤泥鳅,一条三斤多重的鲢鱼,两条一斤多重的鲤鱼,都可以拿来卖钱。

    另有几条巴掌大的鲫鱼,留给自家吃,用来炖汤喝,是再鲜美不过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