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边乱 (第3/3页)
迟没有递上去,边关的紧急军情却送到了内阁。
九月十六日,快马弛入京师,这封插满了鸡毛的军情急报,摆在了首辅李春芳的案头。
李春芳病休刚刚结束,看着这封大同送来的奏报,头疼得想着是不是要继续乞休。
“大同乱民赵大柱因朝廷欠饷聚众造反,宣大总督王崇古派兵镇压失败,诸位怎么看?”
高拱捏了捏太阳穴,朝堂本月刚刚调集南兵北上,大同军户就造反了,这其中如果没有猫腻鬼都不信。
可就算是知道,高拱也没有对策。
没办法,高拱没有军事经验,不懂得如何处理军务。
张居正看完了军情急报,也摸着自己的胡子发愁。
张居正家是军籍,他祖父还做过辽王护卫,可张居正这一代早就读书做官了,也没有军事经验。
三人的目光最后都落在了赵贞吉身上。
没办法,谁让内阁之中有军务资历只有赵贞吉呢。
赵贞吉叹息说道:
“当日我就说了,我不是反对苏子霖的《平戎策》,而是觉得此策操之过急。就算是要用南兵靖边,也要先将军队调到边关再宣布才安稳,如今激起兵变,事情就难收场了。”
高拱罕见的低下头,大力推动《平戎策》是他的意思,显然高拱也没意识到,九边会闹出这样的事情。
高拱原本以为赵贞吉要借此发难,推翻《平戎策》,却没想到赵贞吉说道:
“阁部公议的结果,岂能因为区区一个乱民搁置?阁部都要拿出强硬态度来,将国策执行到底!”
赵贞吉很快显示出自己的专业素质来,他说道:
“王崇古的军情语焉不详,赵大柱因何而反,聚众多少,都没有说清楚,内阁要责令王崇古将详细军情上报!”
“兵部侍郎曹邦辅曾都督蓟辽军务,熟悉军务,今年刚刚回部,兵部可以急派他前往宣大督师。”
“再急令戚继光速速北上,等南兵一至,宣大就掀不起风浪了。”
“大同边镇叛乱,朝堂风向必起变化,咱们内阁要压住风向。”
主座上的李春芳叹息一声说道:
“赵阁老所言极是,本官即刻进宫,向陛下面陈利害,绝不可让言官小臣影响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