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73章 六部重臣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073章 六部重臣们 (第1/3页)

    部议,就是内阁和六部议政。

    在唐宋设有宰相办公场所的时候,国家重要决策是在政事堂或者中书门下这样的宰相机关进行的。

    明代废中书省后,到了要重臣议事的时候,反而宰相要去六部参议。

    这也是明代中后期,内阁和六部之间的争斗越来越多的隐因。

    内阁有宰相之实,却没有宰相之名,还需要承担宰相的义务。

    当然,话还是那句话,任何政治制度最后还是要看执行的人。

    隆庆朝内阁人才济济,现在的内阁还是能压住六部的,高拱兼任吏部,张居正领户部,赵贞吉领礼部,三个阁老分别兼着上三部的事务,兵部工部刑部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只是这部议叫上自己?

    我苏泽?参加部议?

    自己一个区区詹事府左赞善,从六品的小官,凭什么参加部议啊?

    负责传令的,是内阁的中书舍人郭准,见到这个年轻的官员,苏泽却没有怠慢。

    明代的中书舍人和前朝不一样,虽称天子近臣,帮助皇帝起草诏书,但是重要性已经和唐宋那种被视之为储相的两制学士完全不一样了。

    这是因为到了明代,朝堂的政治制度逐渐成熟,文才不再成为决定大臣前途的唯一标准,而公文也逐渐走向实用化,这也让起草诏书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文学在行政系统中的重要性下降,而皇帝的顾问机关变成了内阁和司礼监,你中书舍人就算是皇帝近臣,你要参与国策?

    你看内阁学士和司礼监秉笔锤不锤你?

    不仅仅是地位,中书舍人的学历也在下降。

    中书舍人的门槛不高,进士、举人、恩荫,只要通过专门的书法考试,就可以担任此职位。

    成化年,还有进士担任中书舍人。

    但是到了嘉隆时期,进士已经不肯去当了。

    现在大明官场已经形成了升迁惯例,进士前列都是去卷翰林院了,考得靠后的也要去卷一卷科道,谁还去当什么中书舍人?

    如今的中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