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8章 采访,尖锐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58章 采访,尖锐问题 (第2/3页)

备受瞩目的科研天才顾先生,以及刚刚重获健康的袁市长,更是在百忙之中亲临直播现场!

    相信大家心中一定有诸多疑问与期待。

    无论您是对这项技术的原理充满好奇,还是想了解药剂对未来医疗的深远影响,都请将问题发送至弹幕。

    接下来,让我们把握宝贵时间,开启这场意义非凡的深度对话!”

    说罢,小撒贴心地将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放在顾阳与袁千秋中间的桌子上,方便二人查看直播间弹幕。

    他快速浏览着弹幕,精心挑选适合在这个场合提出的问题。

    很快,他开口问道:

    “顾先生,我们都知道您毕业于二本院校的建筑专业,一次意外车祸改变了您的人生轨迹。

    从建筑领域跨界到医药研发,这一转变跨度极大。

    是什么契机促使您投身医药行业?又是什么支撑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功研发出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纳米靶向免疫激活药剂呢?”

    这个问题颇具代表性,也是网络上众人疑惑的焦点。

    毕竟,这样一款药剂若出自声名远扬的教授之手,倒还说得过去,可偏偏是顾阳研发出来的,着实令人惊讶。

    顾阳听完,轻轻一笑:

    “那场车祸确实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躺在病床上时,我亲眼目睹太多患者被病痛折磨,看着他们和家属绝望的眼神,那种无力感深深刺痛了我。

    这让我意识到,比起建造钢筋水泥的高楼,拯救生命或许更有意义。

    至于研发药剂,其实并非偶然。

    建筑设计讲究精密的结构与系统规划,这种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医药研发相通——都需要拆解问题、构建模型、反复验证。

    车祸后,我有了大量时间学习,通过夜以继日地钻研医学文献,结合在建筑领域培养的逻辑思维,逐渐找到了纳米靶向技术的突破口。

    更重要的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有决心和创新思维,专业的界限从来不是阻碍。

    而无数患者对健康的渴望,就是我坚持到最后的动力。”

    一旁的袁千秋听后,暗自点头。

    这场临时采访没有任何彩排,顾阳却能在短时间内给出如此完美的回答,足见其深厚的底蕴与涵养。

    小萨微微颔首,转而望向袁千秋:

    “袁市长,作为一市之长,您此次选择率先试用纳米靶向免疫激活药剂,这份勇气令人敬佩。

    我们都知道医疗实验存在不确定性,当初您决定参与试用时,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在做出这个决定前,是否评估过潜在风险?如今您亲身体验后,身体状态恢复得如何?

    后续,天心市是否会出台相关政策,助力朝阳生物科技公司进一步发展,让这项造福大众的成果更快惠及更多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