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暗渠通幽处,人心汇暖流 (第2/3页)
。”
“工地那边,赵老头他们指挥若定,进度很快。暗渠里面清理出来的淤泥堆成了小山,渠壁的加固也在同步进行。”
周允正在看一份新绘制的朔州地下水系草图,闻言嗯了一声。
“柳逸尘人呢?”
“刚从城里回来,正在外面候着。”
“让他进来。”
柳逸尘很快走了进来,一身青衫,看着比之前多了几分干练。
“主公。”
“城里的风向,你都听到了?”周允放下图纸,看着他。
“听到了,”柳逸尘微微躬身,“百姓现在谈论的,不光是主公的‘慧眼识珠’,也开始关注汉人和阿诗勒部士兵在工地上互相帮衬的细节了。”
“很好。”周允手指在桌上点了点,“舆论的引导,要像控水。不能只挖一条主干道,还要有无数细小的支流,润物细无声。”
“下一步,重点是什么?”柳逸尘问道,眼睛里闪着光。他喜欢这种运筹帷幄的感觉。
“合作。”周允吐出两个字,“多挖掘一些汉人和阿诗勒部士兵并肩作战、互相帮助的故事。可以是城防巡逻,可以是日常操练,也可以是这次挖渠。”
“要让他们,尤其是城里的汉人百姓和原朔州兵明白,阿诗勒部的人,不是单纯的占领者,而是可以并肩抵御外敌的‘战友’。”
“让他们习惯这种‘合作’,认同这种‘共存’。”
“主公的意思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构建朔州内部的‘统一战线’?”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周允站起身,“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是凝聚力的底层代码。光靠军法和赏赐,不够。”
“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柳逸尘领命,兴奋地退了出去。
陈默看着柳逸尘的背影,又转向周允:“主公,这暗渠……”
周允走到窗边,看向城西方向,那里尘土飞扬,人声鼎沸。
“进度要快。赵老头那边需要什么,全力满足。告诉他,不光要清淤,还要把里面摸清楚。”
“摸清楚?”陈默有些不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