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章 青铜道劫 (第2/3页)
分解为最原始的“金炁“。
“这是...《道藏》里的'斩龙剑诀'?“她本能地变招横削。剑锋划过之处,空气浮现出《淮南万毕术》记载的“汞炼金“公式,而公式下方,赫然是用殄文书写着:“七劫轮转,器灵归位“。
祭坛下的齿轮心脏破浆而出时,姜璃才看清它的真容:这颗心脏由三层同心齿轮组构成,最外层刻着三百六十日刻度,中层是二十四节气图,核心处却是用玉雕成的微型明堂——明堂中央悬浮的,正是她在青铜棺椁里见过的黑水!
“咚——锵——“
心脏跳动声引发雪原共振。三百斩龙卫的灰烬并非简单重组,而是在某种诡异术法下进行着《墨子》记载的“机关人“拼接过程。每个关节处都浮现出云梦秦简上的“引机术“咒文。
当三头六臂的青铜巨人成型时,姜璃发现它左手托着的“残缺星图“正是自己在井底所见。更惊人的是,星图缺失的部分,恰好能用自己的齿轮右臂补全!
“原来我才是最后一块拼图...“她冷笑挥剑。这次剑锋直接刺入巨人胸口的轴承结构,霜吟剑表面的血管纹路突然与巨人内部的青铜导管连接,开始反向抽取某种青金色液体。
抽取过程中,姜璃右眼的齿轮瞳孔自动记录下巨人内部结构:《考工记》失传的“凫氏铸钟术“、曾侯乙墓漆箱星图的原始版本、甚至还有半幅疑似《山海经》昆仑墟的构造图...
“这不是战斗,“她突然醒悟,“是记忆传输!“
青铜巨人腹腔开启的瞬间,涌出的不是机械结构,而是沸腾的《黄帝内经》经络图——三百六十五处穴位皆由青铜钉锚定,每条经脉都是流动的水银。姜璃的霜吟剑刚触及最近的水银经脉,剑身立刻浮现出与《灵枢》完全相反的逆脉运行图。
“这不是机关术...“姜璃的齿轮右臂突然自行掐诀,结出《云笈七签》记载的“北斗炼形印“。印成刹那,巨人腹腔内壁的青铜突然透明化,露出底层密密麻麻的骨片,每片都刻着比甲骨文更古老的“巫纹“。
骨片排列成《山海经》西次三经的路线,但在关键山脉位置,全都替换成了齿轮结构的剖面图。当姜璃触碰标注“昆仑“的骨片时,整片腹腔突然扩张十倍,化作微缩的青铜山河社稷图:
山脉是凝固的金属熔浆,山脊线由锁链构成
河流流动着水银,河床铺满人牙计算的历法刻度
城池建筑全是各种“器“的剖面模型,居民则是被钉在青铜板上的活人俑
最骇人的是图中央的九层祭坛,坛上悬浮着七颗青铜心脏,排列方式与她在井底所见七剑完全一致。每颗心脏表面都嵌着不同时代的星图:
第一颗:殷墟卜辞记载的彗星轨迹
第四颗:敦煌星图标注的“紫微垣异动“
第七颗:用齿轮纹记录的北斗第七星位移数据
“原来九劫是七颗心脏的轮回...“姜璃突然被扯入祭坛幻境。在这里,她目睹七名戴青铜面具者正在进行某种《道藏》严禁的“器劫仪式“——他们将活人生魂注入不同时代的星象仪器,失败者的残骸最终拼合成了眼前的青铜巨人。
幻境破碎时,她发现自己正站在巨人心脏的齿轮上,脚下刻着《淮南子》天文训的片段:“七政悬天,九狱镇地,人器交感则...“
后半截文字被血垢覆盖,但姜璃的齿轮瞳孔自动补全了内容:“...则道劫现世“。
当姜璃触碰巨人脊椎处的控制枢纽时,整具青铜躯体突然坍缩成《考工记》记载的“凫氏为钟“模型。在青铜钟的内部铭文中,她发现了昭王留下的血书:
「朕以人皇之躯为器,纳七劫星力于紫微,然天道有缺,唯刍狗可补」
血书下方是用齿轮零件拼出的星盘,盘面标注着三次“道劫“发生的精确时间:
第一次:武王伐纣时的天象异变
第四次:始皇帝收天下兵铸金人时期
第七次:昭王自己大脑被取出放入齿轮塔的瞬间
星盘突然自行运转,将姜璃拉入昭王最后的记忆片段:
年轻的昭王跪在齿轮塔核心,面前悬浮着七枚青铜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