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章 稻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十八章 稻谷 (第2/3页)

气。

    因为他是皇帝,因为那是百姓,因为免天下饥寒之苦是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拒绝不了的伟大梦想。

    所以,他无权干涉殷灵毓的所作所为,他能做的就是给她尽可能大的权力与自由,给她足够好的条件环境,还有关怀。

    剩下的,交给她吧。

    她会给出最惊艳的回答。

    只是谁也没想到,殷灵毓的回答份量那么重。

    春又去,秋又来。

    贞观五年的秋日,朝廷震动。

    殷灵毓献上稻种,亩产,五百六十二斤。

    五百六十二斤!

    特意留下的稻穗被箩筐抬上了大殿,户部尚书脸色潮红,整个人扑了上去。

    “哎?哎!”长孙无忌死命拉住,但他自己眼睛里也是亮的惊人,象牙笏板当啷坠地,到底是被带着踉跄着扑到丹墀前。

    箩筐里的稻穗通体澄金,无半点杂色,穗头密密匝匝垂下九寸有余,一两株都称得上是“嘉禾之相”,是值得进贡的祥瑞,但它们现在被草草束起来大捆扔在箩筐里。

    尉迟敬德一巴掌拍在程知节背上,震得对方金鱼袋里的铜符都叮当作响:“疼吗?”

    “……疼。”程知节咽口水,声音都发飘。

    不是做梦。

    “天老爷!陛下圣明!殿下千岁!”

    “陛下万岁!殿下千岁!”

    “天佑大唐!”

    大殿里除了喝彩声还有腿一软倒下了的,旁人去扶,就颤颤巍巍的捂着胸口,幸福的喘息。

    上首的李世民也眼眶泛红,勉强的克制着自己不要失态。

    五六百斤是什么概念?是一亩地的稻子产量翻了三番!

    今年年初开始施行阶梯收商税和农税,所有人被折腾的够呛,李世民固执坚持,臣子们怎么劝也劝不动,一时之间想办法挂靠土地的,费尽心力做假账的到处都是,只盼着年底税收不如意,能让陛下回心转意。

    汉朝王莽急于求成,将土地全部收归国有,政策也是悯民修养,结果呢?新朝才存在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