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缘法忽遇合 (第2/3页)
遇合,是指天生万灵,凡是没有仙缘之辈一生总有一个机会,找到或者遇到一个冥冥中注定与本身有莫大缘法的事物、生灵,或人或物,或山或水,或神或魔,或妖或鬼,或事或劫,然后才能在这个有莫大缘法的事物、生灵、事件的帮助下,生出仙缘来,拥有能够修炼的天赋。
比如传说中,常有凡人偶吞什么宝珠,便能化为仙人,服食什么稀罕果子,亦可寿活千年,或者无意中遇上异人,短短数十年就学得长生不老之法,进了什么名山大川,数日再出,世间已经几千年过去等等,其实说的都是缘法遇合,有人忽然间因此身具仙缘,或者踏入修炼之道,或者得了其它好处,种种种种,不一而足。
可是天地之大,物类之多,实在难以想象,缘法之间可能相隔亿万里之遥,并有种类之别,故此这种缘法遇合之罕有实在是千古难寻,比单纯的身具仙缘还要稀少千万倍,寻常修炼之辈,十万个里也未必有一个是靠缘法遇合才踏上修行之路的,更何况通天下都必定没有十万人修炼。
故此路宁与白猿的此番误打误撞遇合之奇之稀,才会让温半江和云雁子这两位见多识广的元神高人都啧啧称奇,十分惊讶。
“既然得了缘法遇合,这个小书生日后必有一份前途,老道瞧这小子修道的根骨一般,心性天资却还不错,不如再瞧几天,看有无机会把他收入我雁荡剑派中吧。”云雁子叹息了一会儿,忽然因此动了收徒之念,温半江在一旁也是一般。
其实他紫玄山收徒远比雁荡剑派谨慎许多,非得三番五次考验,心性根骨、向道之心、天赋资质等都是上乘之辈,才会收为弟子。但温半江此番离山之前,曾用本门的望气之术推算过行止,隐隐算出南方清河附近似有人与自家有师徒之缘,且与水相应,与白相连,才会流连清河流域不去,直至遇上敖钰。
今日温半江撞见路宁白猿缘法遇合,再想起当初龙宫之事,不禁恍然大悟,看来这天道运行果真十分莫测,那白猿与路宁有缘法遇合,助其踏入修行之道,自己与路宁之间又何尝没有缘法,否则的话,没有自己的出现,此刻的路宁应该还是普通书生一个,甚至直接横死船头,又岂会与白猿相遇,更兼学成道法?
因有此念,真人不免在心中想:“若是那日离山时望气推算不差,这路姓书生应该就是温某所算之人,嗯,若真是有这般事,倒是要看看此子是否与我紫玄山的道法有缘了……”
这两位真人心中各有所思,暗中静默不表,却说那路宁,一入定之后便不曾动弹分毫,直至第二天日当正午阳气过盛之时,白猿见时辰到了午时,烈日当空之下不合修炼,方才将其唤醒过来。
那路宁虽然一天一夜未睡,此刻却是精神倍长,白猿却因为先前本命真气消耗过大,虽经调息却不过是略有缓解,想要真正复原,还需要闭关修炼旬月功夫才行,故而见路宁醒来便要告辞。
路宁看出这位白兄先前助自己修行必定消耗极大,因此十分感动,又蒙他传授了正经的修炼之法,乃是天大的恩情,故此再三拜谢,那白猿却是不以为意,笑道:“路兄弟,你先前替某家解释诸多道书中的疑难,与我实有半师之德,某家传你修炼之法,一是报你这半师之德,二来也是你我兄弟相见恨晚,十分相得,你又何必为此小事言谢?”
说罢,他便嘱咐了路宁几句日常修行中的禁忌和需要小心之处,然后匆匆告辞。
白猿走后,琼娘又来将昨夜酒席残局撤走,路宁骤然得了道家传授,知道这是十分难得的奇缘,说不定鱼龙之别就看今朝,因此十分珍惜,极知道努力,回了所居石洞后便忍不住又开始用功起来。
说来也奇怪,先前他刚来此地,住在这处石洞中只觉得万般不好,朝夕梦想的就是能出去,后来习练剑法,心有所属,便不觉得石洞有什么不妥之处了。
如今开始修行道法,一回洞中,他便隐隐能感觉到此地灵气逼人,比外间更适合感应天地元气,知道这座石洞必然不是普通地方,想起琼娘曾经提起,这石洞原本是白猿自家所居,因为自己来了才另往他处,将石洞让给自己,心中不由更是感激。暗中勉励自己定要好好努力,修成一身道法,才不负白猿如此辛苦,传授了自己一身本领。
路宁心中如此想,自然倍加勤勉,比先前习练剑法之时更甚,一刻闲暇时间也不愿耽搁,立刻便盘膝坐定,重又开始感应天地元气修炼,这一坐又是大半日,却等到时间将至子时方才醒转。
原来这也是白猿告诫他,说修炼之初最忌昼夜不停用功,总要给自家肉身一个休养的机会,不然反自伤身,况且那一日中的子、午两个时辰阳气、阴气极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