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大败而后霸西戎——崤之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秦大败而后霸西戎——崤之战 (第2/3页)

百里奚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三帅率兵东进。

    秦军袭击郑国,由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县)至郑都(今河南新郑县),历程一千五百余里,中经桃林、肴函、轘辕、虎牢等数道雄关险塞,是一次十分冒险性的军事行动。并且经过晋国领地,但又不告知晋国,是十分无礼的行为,有点不宣而战的意思。

    周襄王二十五年,春二月,秦军长途跋涉经过周王都洛邑北门,表现的轻佻无礼。周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还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

    后来秦军行抵滑国(在今河南偃师县之缑氏镇),遇郑国到周做生意的商人弦高。弦高见状,一面以郑国国君名义先送四张牛皮,然后送牛十二头,犒劳秦军。一面派人乘传车急回郑国内报告。当时牛十二头还是很大一笔军资了,也就让秦军以为郑国有了准备,没有急速进攻郑国,为郑国赢得了准备时间。这里也说明弦高十分爱国。

    郑穆公获得弦高报告,立即派人去探察公元前630年秦帮郑国戍守的秦将所居的馆舍,见到秦兵已经开始准备作战了。于是,郑穆公派大夫皇武子委婉的驱逐秦将,秦国戍守郑国的将领杞子等见机密已泄,如果郑国用强,自己难逃一死,于是出了郑国,又想到让秦军劳师远征羞愧难当,于是杞子逃亡到齐国,逢孙、杨孙逃亡到宋国。也是三个短视、不成大事之人。

    秦帅孟明见内应杞子已逃遁,郑国有了准备,认为如果攻不下郑国,围郑国又难以持续,不如退兵。在退兵途中顺手就袭灭了晋国的附庸小国滑国,满载战利品而回秦国,只为袭郑无功,指望以此赎罪。这里回去就回去了,不跟经过的晋国打招呼,还灭了晋国的附庸,简直没有道义可言,也没把晋国放在眼里,这为晋国发兵打下了基础。

    战争经过

    晋国在晋文公的国丧之中,得到秦国经过晋国偷袭郑国,并灭亡了滑国的情报,中军统帅先轸向晋襄公进言,秦穆公不听大臣蹇叔忠告,而以贪婪占领郑国兴师,这是上天赐给我们击败秦国的机会,力主攻击秦军。大夫栾枝则认为没有报答秦穆公赐给的恩惠,反而攻击他的军队,这不是为先君着想。晋襄公想到秦趁着自己服丧期间兴兵、又袭取晋国的附庸滑国,根本没把晋国放在眼里,于是采纳了先轸建议,发兵击秦,并联合姜戎一道行动。晋襄公穿着丧服亲自督军,梁弘为他驾车,莱驹做车右。晋与姜戎联军在崤函地区的东、西肴山之间设下埋伏。崤函地区历来是最为险要的地方。

    时夏四月初旬,秦军行及渑池,白乙丙向统帅孟明视说: “此去从渑池向西,正是崤山险峻之路,我的父亲(秦国大臣蹇叔)谆谆叮嘱谨慎,将军不可轻慢忽视险地的埋伏。”孟明视却较为自大说:“我们已经帅军经历千里,没有什么畏惧的,况且过了崤山,便是秦国境内。家乡近在咫尺,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西乞术曰:“将军虽然有虎威,不惧怕任何事。但恐晋国有埋伏,突然而袭击,怎么防御?”孟明视说:“你害怕晋军成了这个样子,我先行出发。如有伏兵,我独自抵挡!”于是遣骁将褒蛮子为前锋,打着元帅的旗号,前往崤山开路。孟明视统帅第二队,西气术统帅第三队,白乙丙统帅第四队,几队相离不过一二里之路程。

    却说褒蛮子习惯使八十斤重的一枘方天画戟,抡动如飞,自大为天下无敌。他驱战车过了渑池,向西进发。行至东崤山,忽然山凹里鼓声大震,飞出一队车马,车上立着一员大将,当先拦路,问道:“你是秦将孟明视否?我在这里等候多时了。”褒蛮子说:“来将可通姓名。”晋将答道:“我乃晋国大将莱驹是也!” 褒蛮子说:“教晋国栾枝、魏犨来到,还可以斗上几合戏耍他们,你乃无名小卒,何敢拦住我的归路? 快快闪开,让我过去。若迟慢时,怕你捱不得我一戟!”莱驹大怒,挺长戈劈胸刺去。褒蛮子轻轻拨开,就势一戟刺来。莱驹急闪。那戟来势太重,就刺在那战车的车衡之上。褒蛮子将戟一绞,把衡木折做两段。莱驹见其神勇,不觉赞叹一声道:“好你个孟明视,名不虚传!” 褒蛮子呵呵大笑:“我乃孟明元帅部下牙将褒蛮子!我元帅岂肯与汝等鼠辈交锋耶?你速速躲避,我元帅随后兵到,你将死无葬身之地!”莱驹吓得魂不附体,想道牙将且如此英雄,不知孟明还是如何?于是高声叫道:“我放你们过去,不可伤害我的部下!”遂将车马立在道路的一边,让褒蛮子前队过去。褒蛮子即差军士传报主帅孟明视说:“有些晋军小部队埋伏,已被我杀退。可快速一起过了崤山,便没事了。”孟明得报大喜,遂催西乞、白乙两军,一同进发。

    且说莱驹引兵来见梁弘,盛称赞褒蛮子之勇。梁弘笑道:“虽有鲸蛟之雄,但已入铁网,又有什么用,我们先按兵不动,等到他们过去,从后边趋军杀入秦军,可大获全胜。”

    再说孟明视等三帅帅秦军,进了东崤山,约行了数里,地名上天梯、堕马崖、绝命岩、落魂涧、鬼愁窟、断云峪,一路都是有名的险处,车马不能通行。前锋褒蛮子已自己跑得远了。孟明说:“蛮子去了那么久,没有坏消息来,应该没有埋伏。”于是吩咐军士,解了马的辔索,卸了甲胄,或牵马而行,或扶车而过。全军无阵型地前行。有军士问道:“当日出行去郑国,也从崤山过去的,不见许多艰阻。今番回来,为什么这么慢?”这有个缘故。当初秦兵出行之日,乘著一股锐气,且没有拦阻,轻车快马,任意经过,感觉不到其中的难行。今日回来走了千里,人马俱疲困了,又掳掠得滑国许多子女金帛,行装重滞。况且遇过晋兵一次,虽然过来了,还怕前面有埋伏,心下慌忙,走的十分慢。

    孟明视等过了上天梯第一层险隘,正行之间,隐隐闻鼓角之声,后队有人报道:“晋军从后追来了!”孟明视说:“我既难走,他们追击也不容易。现在只担心前面阻断,怕什么后面的追兵?吩咐各军,速速前进!”教白乙丙帅军前行:“我当亲自断后,以抵御追兵。”过了堕马崖。将近绝命岩了,前军众人发起喊来,报道:“前面有乱木堵塞道路,人马都不能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